子受登基之後,姜玥為王后;而姜玥三年不孕,一孕三年。

因著懷有身孕,子受不得近身,失去了應有的夫妻生活,於是子受登基時,便納了黃袞之女、黃飛虎之妹為妃;不久又大肆選妃, 充實宮廷。

眼下又在選妃——先時選妃,因聞太師在朝中,尚有剋制;眼下卻是搞的轟轟烈烈。

滿朝文武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子受是人王,人王當然不可能止三兩個妻妾;要子嗣繁榮,必定廣納妃嬪。

此時宮中,王后姜玥正在靜修。便聞黃妃來訪。

出來見了黃妃, 分開落座。姜玥道:“黃妹妹何事來我這裡?”

黃妃說:“大王又要納妃,王后就不管管?”

姜玥笑道:“大王乃是人王, 納妃天經地義。”

黃妃嗤笑道:“大王納妃自是天經地義,卻作的太過,此間一次要納千人,若聞太師在,必不允他。”

姜玥笑道:“可聞太師不在朝中。”

黃妃直道:“王后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大王納的妃子,多是賤民出身;大王的意思,早已一目瞭然。”

說到這裡,她正色道:“大王志向高遠,王后亦知之。然貴族是大商的根基,大王此舉,便是自毀根基,自取滅亡之道也!”

姜玥神色不變,道:“黃妹妹何必危言聳聽。大王英明神武,施政自有手段。”

黃妃聞之,良久, 嘆氣:“你我與大王乃是夫妻, 夫妻一體。按說大王的志向, 我們作為他身邊的人,合該支援他。可大王太過急躁...大商立國以來,這麼多年,貴族根深蒂固,大王若徐徐圖紙,還則罷了;越是作的急躁,越是令我不安。”

黃妃自有見地。她出身好,是朝歌黃族;從小到大又仔細受到教育——黃飛虎之師便是聞太師,子受少時亦隨聞太師進學,說來黃妃與子受也是青梅竹馬。

黃妃也算聞太師半個弟子了。聞太師智慧高深,教匯出來的弟子,沒一個簡單。子受除了漸漸急躁的性情顯露弱點,此外真個是英明神武。

但性情急躁、剛愎,隨著子受登基,愈發明顯。聞太師在朝時還好,能壓得住他的急躁;聞太師一走,子受便按捺不住。

這段時間,各種施政,明裡暗裡, 都在針對貴族。

越作越明顯,越作越過分。

黃妃擔心,繼續這麼激進下去,各路諸侯吃不住勁兒,必定造反。而貴族是大商的根基,貴族們一旦造反,大商的未來,便是可見的。

人王之尊,有‘德’者居之。這個德字,不是單純的道德,而是綜合能力、手腕。

子受太年輕,太激進,所行所為,雖有大志向,卻無疑是在造自己的反。

人王的尊位,不是天定的。就像帝湯推翻夏桀一樣,一旦天下皆反,大商便要傾覆。

但姜玥卻十分淡然。

若是原本的姜玥,怕也該與黃妃一般無二,心中擔憂;但眼前的姜玥,卻不然。她是個修行。

早些年,跟著嫦羲修行,得知了許多秘聞。比如封神。

所以姜玥知道,有的事,是必然要發生的——她不是沒規勸過子受,但勸不住。反而越勸,子受越疏離她。她也沒有辦法。

但每次見面,還是要勸——這是作為王后的職責。

這兩年漸漸平淡下來,子受疏離她,她也不當回事了。若大商真的傾覆,她便回月宮,專心作個修行即是。

黃妃一旁嘮叨,姜玥淡笑聽著,偶爾說兩句。黃妃終於無法,告辭而去。

谷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