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東海龍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龍王心下轉動,神色不變,笑道:“果然是運道加身。”
說:“這天仙品級的甲木仙精,實屬難得的仙品。甲木屬陽,合於蒼龍之象,正是洗練凌厲之物、斂其鋒芒的佳品。”
餘元笑道:“老龍王果然見多識廣。不錯,我煉一口化血神刀, 距離大成只差一步。正是鋒芒過甚,難以收斂。”
“正所謂神物自晦,剛柔合濟。有放無收、有鋒無鞘,都算不得大成。”
這一番宴飲,持續半日,賓主盡歡。
走了餘元, 老龍王正在沉思, 龍婆卻挺著個大肚子從後堂走出來。
老龍王見她, 忙攙扶著,說:“你有身孕,須得好生將養。”
龍婆笑道:“又不是凡人孱弱之軀。”
公母兩個這裡坐下,老龍王道:“你想必在後堂聽見了...那甲木仙精合東方蒼龍之象,雖只天仙品級,卻於我龍族大有裨益。”
龍婆頷首:“是聽見了。可那餘元好不容易求來一些,要洗練法寶,怕是索不來。”
敖廣道:“因此我沒有跟他開口。”
卻一轉言:“不過那陳唐關李靖手中還有...”
龍婆卻道:“大抵是不必多想。東海水族與陳唐關積怨甚深,李靖如何會將此仙品予你我?”
東海水族與陳唐關積怨甚深...或者說,水族與人族積怨甚深。
陳唐關屹立於九河灣出海口,鎮在東海之濱,除了要應付東夷諸部,也有防備水族之意。
這事,若要尋根究底,還得回溯到帝堯之時。
當時人族昌盛,發展迅速;一個個部落四面開花, 疆域迅速擴張。
與其他族類之間爭奪生存空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當時,人族三皇歸位,早定了人族昌盛的大局;餘者族類實無法與人族爭鋒,在人族擴張的腳步之中,只能退避三舍。
獨水族,尤其不忿。
當是時,天下水脈的水族在東海水族的攛掇、勾連之下,掀起滔天洪水,要淹沒大地,清洗人族。
於是九方人族諸部共推崇伯鯀,使其治水。
鯀,有崇氏之長,稱崇伯,素有賢名!
鯀於是領了帝堯之命,率大軍與水族作戰,並築堤防水,以救萬民。
九年,雖勞苦,卻戰不勝、水愈高。
時帝舜即位,賜死於羽山。
崇伯鯀既死, 大禹剖腹而出。及大禹成年,復領治水之責。大禹劈山鑿河,引領水脈,並使大軍連連出擊,或撲殺、或鎮壓,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將水族驅殺至東海,平復水患。
從那以後,人族與水族仇深似海。
這種恩怨一直綿延至今。水族有機會時,仍屢屢上岸,流毒沿海。
陳唐關的之責,亦在防備水族之患。
雖然,因著時間流逝,人族愈發強橫,水族愈不敢與人族爭鋒。但區域性摩擦仍不可避免。
譬如東海龍宮的巡海夜叉,便時不時到陳唐關前的九河灣出海口耀武揚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