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行者九千之眾,更有王女陪侍車駕七百。

朝歌與陳唐關相距遙遠,以數千萬裡計,便駕馭異獸、法車,一來一回也頗費工夫。

帝乙閱了李父奏表,大筆一揮,人王詔令,認可李靖承襲爵祿,並選王室宗女一位,並詔書同至陳唐,使下嫁李靖。著大夫楊任為使,辦理此事。

楊任至關前,早有李靖父子率眾迎接。

楊任下了車駕,至近前,與李靖父子見了禮,一邊已是將李靖上下打量。見他形貌甚偉,目光堅定,更有修為在身,不禁暗暗點頭。

“陳唐關李氏已三代不出修行,這一代出了李靖,振興家族近在眼前。”

楊任心中轉動之間,笑道:“李將軍,王女便在車駕之中,還不快去見過?”

然後對李父道:“老爵爺請。”

先入陳唐關去了。

李靖到後面車駕,隔著簾子與王女敘了幾句話,這便歡歡喜喜,與王女陪侍車駕一道,入陳唐關。

雖是隔著簾子,但李靖是個修行,修為臻至心相,雖車駕並非凡物,卻也不曾阻隔他目光,把那王女看的清楚。

——果然絕色!

雖只幾句話交流,已知王女溫婉大氣,乃是良配。

這教他如何不喜?

一番安頓不提。

翌日,擺下香案,迎了人王法旨。至此,李靖名正言順,接過了陳唐關軍政大事。

而後在府中大廳宴請使臣楊任。

觥籌交錯之中,相談甚歡。

“李將軍接大任,迎王女,正是雙喜臨門。”楊任笑道:“來時大王謂之我,說陳唐關李族世代為大商鎮守東疆,兢兢業業,勞苦功勞。教我代大王向李族問候,請老爵爺保重身體。並勉勵李將軍,期盼將軍立功立德保我人族,帶領李族更上層樓。”

李父面露感激之色,對西北朝歌方向參拜:“大王之恩,老朽銘感肺腑!李族必盡心竭力,為大商鎮守東疆,為人族立功立德!”

李靖心潮起伏,亦拜道:“必不負大王所望!”

帝乙乃聖君,行事手段高明,堂皇正大,賞罰分明,各路諸侯、鎮邊大將,莫有不服者。

大商之承平,皆在帝乙也。

一番敘過,便商討李靖與王女婚事日期。

楊任是早有計較,他說:“臨行前,大王為李將軍婚事擇了幾個好日子,前兩個已是過了,這第三個正在眼前,算算就是七日之後。若老爵爺和李將軍無異議,不妨就選在七日之後的良辰吉日。”

李家父子自無異議。

於是定下七日之後成親。

便緊鑼密鼓,開始準備這樁喜事。

李族是陳唐關的擁有者,李靖大婚,滿城已醞釀喜意。許多百姓自發張燈結綵,以為慶祝。

實是李族雖為貴族,但對百姓盤剝還算柔和,百姓不至於生活拮据,因此感恩戴德。

轉言便是數日,眼看大婚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