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靜沒想到,高陽是從本省錦陽都市報跳槽到CPI的記者,剛剛上班兩週,此前並沒有接觸過IT媒體。

而且,高陽是文科出身,不懂IT產品和技術。

CPI招聘記者時,慣例上,還是會首選有一點技術背景的人,至少對IT行業要有一些瞭解。

吳博笑道:“任總,是這樣的,高陽是我從錦陽都市報挖過來的。

高陽是錦陽都市報最優秀的記者,文筆好,新聞悟性也很不錯,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學習能力很強。

總體來說,高陽到京城上班這短短兩週,一心撲在工作上,很快就適應了IT媒體的工作方式。

還有,COMPAQ已經確定出席今年的CPI渠道論壇,COMPAQ的演講嘉賓,也是高陽在採訪期間邀請到的,客戶很認同他。”

任靜道:“吳老師,你為CPI挖來了一個人才呀。[渠道學院]這個欄目,我感覺創意非常不錯,高陽寫的稿子也很好。”

吳博道:“這個欄目就是高陽策劃的,他寫了一個策劃方案,我感覺很不錯,就讓他試著做了。這第一期稿子出來,確實很好,採寫這樣的稿子,全國版目前的記者,可能萬鴻都趕不上高陽,其他記者是寫不出來的。”

任靜又問:“吳老師,你說過高陽做了三年公務員,然後在錦陽都市報幹了兩年,他加入CPI才半個月,怎麼可能對IT產品渠道這樣熟悉?”

吳博笑道:“其實我也挺驚訝的,高陽說,他有朋友在錦陽做電腦生意,以前交流比較多吧。”

任靜明白了:“原來如此,這樣的記者,確實挺難得的。”

跟吳博交流之後,任靜想了想,又開啟QQ,給大老闆馮勁松彙報:“馮總,全國版新開了一個欄目叫[渠道學院],創意挺不錯,記者的稿子也寫得不錯。”

馮勁松回覆道:“我也正在看這個[渠道學院],創意很好,這個寫稿子的記者也不錯,是新來的吧?”

任靜回覆:“我剛才找吳老師打聽了一下,這個欄目,還是高陽策劃的。高陽是吳老師從錦陽都市報挖過來的,才到CPI上班兩週時間,高陽的情況,要不我當面跟你彙報?”

馮勁松回覆:“行。”

任靜笑著去了馮勁松的辦公室,彙報了跟吳博打聽到的高陽那些個人履歷,入職CPI記者以來的工作表現,以及吳博對高陽的評價。

馮勁松頷首:“這樣的記者確實不錯,有能力,有態度和責任心,正是全國版需要的。

全國版這幾年流失了一些還不錯的記者,現在的報紙上充斥著垃圾稿件,這樣做記者也太輕鬆了。

現在報紙經營情況還不錯,掩蓋了內容生產上粗製爛造的事實,吳博接手全國版以來,這種現象還是沒有得到明顯改觀。

你轉告馮茂楠,高陽這樣的記者,要考慮重點培養。

另外,告訴吳博,[渠道學院]這個欄目要做好,一直堅持下去。

也要以此為契機,鼓勵記者多采寫原創稿件。

全國版這一期的封面稿件,純粹就是摘抄IT公司的宣傳資料,濫竽充數,看不出來這個記者有深入的採訪和自己的見解,還不如用[渠道學院]做封面主題……”

任靜聽得出來,老闆對吳博有些不滿,她也沒法接話。

創辦CPI之前,馮勁松也是記者出身,在一家大報工作過十幾年。

這兩年,IT媒體市場很火爆,IT公司的廣告鋪天蓋地,但馮勁松對報紙內容質量很不滿意。

CPI是商業媒體,稿件質量要求較之大眾媒體低得多,現在的確可以輕鬆賺錢,只是等哪一天市場行情突然轉向,這份報紙的影響力就會原形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