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我有一個小策劃(求收藏推薦)(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陽道:“吳老師,我看CPI全國版每期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公關稿,IT公司講什麼,記者就寫什麼,原創內容比較少。
我建議開設一個新欄目,每期兩個版,欄目名字可以叫做渠道學院。”
“渠道學院?”吳博詫異道,“什麼樣的內容和形式,稿子從哪兒來?”
高陽道:“稿子我來寫,全部是採訪而來的原創稿件。
吳老師,我是這樣想的,這個欄目的內容就聚焦於IT渠道管理,我去約IT廠商,還有神馬、英邁、連強、嘉傑、紫光等十大IT分銷商,進行主題採訪。
每一期的欄目稿,鎖定一條產品線,然後約一位渠道總監採訪,分析這類IT產品的渠道特點,分享渠道運營管理經驗。
在形式上,每期大概5000字左右的稿件,其中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渠道觀察類的綜述稿件,1500字到2000字。
另一部分,就採取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就是具體的採訪內容。
全國版的主要讀者群是各種級別的IT渠道商家,我們還可以在欄目中徵集他們想要向廠商或總代級分銷商的提問,或者是他們在日常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然後我可以在採訪中,請這些渠道總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想,這樣的欄目內容,無論是我們的客戶,還是讀者,感興趣的應該不少。”
吳博眼睛亮了:“這個欄目創意很不錯啊。”
高陽道:“吳老師如果覺得可行,那我就寫一個方案出來,儘快執行。”
吳博點點頭:“可以,高陽,你剛接觸IT渠道,這個欄目,有信心做好嗎?”
高陽道:“有信心啊,我可以在採訪中不斷學習,吳老師,下一期報紙,我爭取拿出第一期欄目稿件。”
吳博道:“好,我們現在就缺這樣的原創內容,這個欄目的思路很有新意,你可以放手去做。”
高陽回了工位,準備馬上寫一份欄目策劃方案。
前一世,CPI全國版的這個渠道學院欄目,就是高陽一個人做出來的,反響很不錯,連集團大老闆馮勁松都讚賞有加。
不過,前一世推出這個欄目,還在一年之後,當時吳博早都辭職走人了。
現在,趁著有吳博支援,高陽也想盡快將這個欄目做起來,多寫稿子多掙錢,也樹立自己的實幹形象。
花了不到一個小時,高陽麻利寫了一份欄目策劃方案出來,傳給吳博過目。
吳博認真看了方案,很快同意了,讓高陽執行。
隨後,高陽又將這份方案改為一個對外宣傳的簡版,給自己聯絡的公關公司群發郵件,然後一一打電話推介,請公關妹子們幫忙聯絡客戶進行採訪。
媒體策劃選題,主動尋求採訪IT公司,公關公司也求之不得,自然樂意合作。
IT公司也是公關公司的客戶,在媒體上刊發的公司稿件,公關公司能從IT公司報銷宣傳費用,這也是公關公司主要的業務模式之一。
下午,高陽外出參加周文彬轉過來的一場釋出會時,接到了澳美古雅雯的電話:
“高陽,你們CPI的渠道學院欄目,COMPAQ這邊很感興趣,希望能上第一期。”
高陽樂了:“好啊,COMPAQ哪位老總能接受採訪?”
古雅雯道:“PC的渠道總監許耀明,上週六你見過的。”
高陽道:“好,晚上我趕一份採訪提綱發給你,能幫我約到這周採訪嗎?”
古雅雯道:“你希望定在哪天採訪?”
高陽道:“明天到週四,哪一天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