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章 水土不服(4更求票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森這次來京城體驗如何做行業專業媒體,時間還是很緊張的。
第二天上午,高陽就帶著陳森去見了吳博,兩人以前在錦陽都市報也認識。
陳森要在驕陽傳媒體驗幾天做太陽能行業媒體,然後還會讓方建帶著,到CPI體驗一下IT專業媒體又是如何運營的。
短短几天時間,也只能體驗一下。
高陽跟肖進和汪芸兩口子溝通好了,汪芸既然願意辭職出來奮鬥,那就去做《都市商情》這個專案。
等陳森這次回錦陽,花幾個月時間,將汪芸帶出來,就可以帶著那個記者女友,一起來京城了。
在高陽的計劃中,錦陽《都市商情》這個專案,主要是給幾個兄弟積累一些財富,然後,還要培養一些能吃苦能戰鬥,能獨擋一面的人才,後面先輸入到太陽能媒體這個專案,去全國各地架構拓展區域分支機構。
這種全國架構,將來的網際網路專案也需要,將來不做太陽能媒體了,人員也能迅速切換進網際網路專案。
在創辦這份太陽能媒體時,高陽沒考慮過讓陳森等投資參與進來,他們現在手裡的錢也不多。
太陽能這份行業媒體,雖然能賺不少錢,也只能做十年的樣子。
網際網路才是未來,到時候,高陽會考慮陳森等人投資進來,這些事,如今陳森來了京城,高陽便跟他如實溝通了自己的計劃。
高陽的父母在京城住下來,還是住在目前京城極少數人才能住上的別墅小區,吳蘭和古雅雯也都很會做人,高陽父母也沒什麼明顯的拘束感。
當然,因為社會地位,生活經歷,教育程度,還有之前的生活環境差異巨大,別說不善言辭的高應學了,就是能說幾句話的李秀珍,多少也有些拘束的。
親家之間,能聊的共同語言,也就是高陽兩口子的生活,工作,還有年底要出生的孩子等事情。
京城乾燥的氣候,對高應學身體惟一的好處,大概就是他的風溼病,不過,高應學的風溼倒不嚴重,比較輕。
前一世,高陽沒來京城工作之前,每年冬天都會凍腳,到了京城之後,就再也沒凍過腳了,後面回到錦陽生活也一樣。
陳森被安排在韋伯公寓那套房子住,每天就像上班一樣,去高陽的公司體驗,有時候也被方建帶去CPI辦公室,體驗一下IT專業媒體。
然後,陳森經常跟高陽、吳博和方建等人交流,感覺開了不少眼界,此次京城之行收穫很大。
7月20日,陳森帶著滿足,還有對未來的勃勃雄心,回錦陽去了。
陳森來回的機票,自然都是古雅雯安排的。
7月25日,高陽帶著高應學,去京城最好,也是全國最好的腫瘤專科醫院,醫科院腫瘤醫院,徹底做了一次體檢,而且高陽要求醫生重點檢查肺部。
體檢結果出來之後,醫生有些莫明其妙,這身體好好的,你跑來篩查什麼腫瘤。
高陽只好隨口編幾句,說老家那個村子,這幾年患上腫瘤的,五六十歲的鄉親有好幾個了。
高陽決定,以後每年都要帶老爸來這家醫院,仔細做一次篩查,直到他64歲前後,度過前世的那一道坎。
這段時間,每逢週末,高陽總是抽出時間,帶父母和江雪逛京城的知名公園,以及景點,比如紫禁城,TA門,天壇……
天氣比較熱,古雅雯有時候也會去,更多的時候,還是讓高陽勸著留在家裡。
每一次,吳曉月都會跟著去,吳蘭有時候也會去陪一下。
等到有些秋涼了,高陽才會帶父母和江雪去看長城,還有十三陵等景點。
8月底,就該送江雪回錦陽了。
7月份在魯省泉城舉辦的太陽能客戶推介會,高陽雖然沒有出席,還是不出意料,辦得很成功。
這次推介會,也證明了高陽之前的理論,太陽能熱水器這個行業,大量的品牌廠商都歡迎有《太陽能經銷商》和《太陽能工業》這樣的行業專業媒體。
這個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期,品牌廠商對全國各大區域的代理和終端商家,充滿了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