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小老闆還挺傲的(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5月20日,週一,上班後不久,高陽便接到了盧永剛的電話,說他們公司老闆很高興赴約,也希望認識高陽。
現在,高陽在IT媒體圈和京城的公關行業,名氣挺大的。
很多人都知道,高陽在CPI快速崛起,為CPI這兩年的業績大增立下了汗馬功勞,策劃和組織能力很強。
中午,在約好的海鮮酒樓,高陽和古雅雯一起,見到了聯動傳媒的老闆張華,陪同的自然是盧永剛。
張華是皖省人,中等個頭,身體發福了,有些胖,看起來很精明,跟CPI全國版的記者鄭海類似。
這也是高陽對認識的幾個皖省人的共同印象。
高陽記得,鄭海是CPI京城分部最早按揭買房的人之一,只不過這一世,在他的影響下,先行者變成了周文彬。
高陽記憶中,鄭海從今年便開始炒房了,大概在2005年,手裡捏著七八套房,到了2007年房價猛漲時,暴賺了幾百萬。
哪怕這樣有錢了,鄭海這傢伙,也從來沒請過編輯部同事吃頓飯,摳門得要命。
為了賺錢,這傢伙也很拼,現在經常幫公關公司寫稿子掙稿費,幾乎來者不拒。
吃飯的時候,高陽跟張華說的都是不鹹不淡的客套話。
張華自然早聽說過高陽,今日一見,果然是氣度不凡的樣子。
交談中,高陽瞭解到,張華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北漂京城十來年了,之前在好幾家媒體幹過,包括央視財經。
不過,高陽也知道,只要不帶編制,央視其實很容易進的,特別是文字記者。
跟高陽之前在錦陽都市報體驗的一樣,央視招聘的文字記者,薪水挺低的,底薪才一兩千塊錢,遠遠趕不上CPI的記者。
這些央視記者其實也是打工人,日常收入,主要靠跑會這類外快,公關公司和IT公司,看重的也是央視這塊牌子。
當然,高陽接觸的都是央視財經的記者,這些記者,也不止會被IT行業請來跑會,還有其他行業的。
這個年代,京城媒體圈裡,IT記者的收入是很高的,因為大公司很多,跨國公司都有一堆。
張華為人很精明,言談也很熱情,只是跟鄭海一樣,普通話口音比較重。
對於高陽約吃飯,張華其實是有些詫異的,高陽嘴裡不鹹不淡的客套話,也讓張華揣測不出高陽的動機。
飯後,高陽請張華去自己的公司裡坐坐,張華才知道高陽創辦了公司,還是跟一幫搞媒體的人合夥,做的還是媒體。
不過,高陽只是主要投資人,並未參與日常運營。
到了韋伯大廈,進了驕陽傳媒的辦公室,張華眼前一亮,感覺這夥人好奢侈,居然在高檔寫字樓裡辦公。
公司裝修時,吳博等人自作主張,給高陽裝了一間董事長辦公室。
其實,公司根本還沒成立董事會,高陽也很少來公司坐辦公室。
今天,倒是正好用得上。
高陽的辦公室有30多平,大辦公桌,老闆椅,根雕茶盤,還有氣派的沙發茶几書櫃之類。
在辦公室坐下來,古雅雯為大家沏茶。
張華好奇道:“高總,你們辦公條件真好,怎麼租了這麼大的辦公室,還空餘那麼多面積?”
高陽笑道:“寫字樓是我們買的,空餘的面積,也沒打算出租,留下來,等將來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