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不會管這些人怎麼看自己,既然做了執行主編,對這份報紙負有責任,在其位,便謀其政。

大家都在一口鍋裡吃飯,鍋裡有了,碗裡才會有。

高陽嘴裡繼續滔滔不絕:

“我先說說記者。

記者的本職工作,肯定是寫稿子,寫好稿,寫讓客戶和讀者認同的報道。

然後,就是利用各種採訪和活動機會,多認識客戶公司的重點人物,為銷售創造機會。

對於記者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客戶認同你,記者手裡最有利的工具,就是你寫的稿子。

比如,我曾經採訪過八億的陸總,這是一家小公司,我跟陸總聊得很愉快,溝通比較深入,寫出來的稿子他也比較認同。

結果稿子見報以後,陸總看了很高興,專門託人給我帶了兩盒茶葉表示感謝。

後面,陸總還安排在我們報紙上投放了4個版的廣告。

在跟陸總交流時,我也介紹了CPI的媒體資源優勢,行業內獨一無二的全國佈局,與區域IT商家聯絡緊密,等等。

這,就是記者能起到的作用。

同樣的,去年我們舉辦渠道論壇,邀請到COMPAQ的許總做演講嘉賓,後面COMPAQ還增加了論壇特刊的廣告投放。

我認識和邀請到許總,也是利用採訪的機會。

我在[渠道學院]的採訪中,還認識了一些公司的老總或經理人,都是透過採訪,透過自己寫的稿子,獲得了別人對CPI的認同。

現在,我如果請這些人吃飯,他們大概是會給個面子的。

記者做到這樣子,其實也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銷售跟進的事了。

對廣告部的各位同事,我有個建議,只要認識客戶這些關鍵人物,開啟了局面,就要想盡辦法,努力跟人做朋友。

你得去了解對方,琢磨對方,甚至死纏爛打都行。

你得琢磨人家需要什麼,琢磨人家的痛點,想辦法成為別人生活中的朋友。

我舉個例子,假如我是一家IT公司某個產品線或事業部的經理人,或者,我是主管媒體廣告投放的那個人。

我工作很努力,身上揹著巨大的業績壓力,每天從早忙到晚。

我一年掙幾十萬,事業有成,家有嬌妻,孩子也上幼兒園或小學了,然後老婆也是白領階層,工作繁忙。

這時候,你一個IT媒體的業務員認識了我,隔三差五打電話約我吃飯喝酒,有用嗎?

沒用的。

我太忙了,老婆沒空的時候,我還得去幼兒園接孩子。如果我出差了,老婆可能會忙到崩潰。

我根本沒時間理你,跟你一樣約我吃飯喝酒的,還有好幾家媒體的業務員,甚至是什麼總經理,副總編之類人物。

然後,我週末和老婆帶著孩子在小區裡玩,遇到了一家媒體的業務員,以前認識,就笑呵呵聊了幾句。

原來這個業務員跟我住在同一個小區,他在這個小區租的房。

後面又遇到幾次,慢慢也熟悉了,這業務員能說會道,感覺不錯。

這業務員很熱心,經常開車幫我接送孩子,關係就更熟了。

後來,這業務員突然拿著一份策劃方案,找我談廣告,我好意思拒絕人家嗎?

肯定不好意思啊。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這才是銷售。

如果我是一個業務員,瞭解到哪位IT公司經理人,手裡掌控著上千萬甚至幾千萬媒體投放經費,家裡是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