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立秋。京城的秋涼立竿見影,來得很快。

前兩天,高陽剛過了29歲生日。

現在,補課差不多三週時間的吳曉月,還有吳若涵,也都放暑假了。

8月9日,週六,晉揚、賀廣文、方建和陳森等七八個人,又齊聚香邑山莊,在高陽的家庭會議室裡,討論[51同城]專案的投資計劃書。

今天,已經是第二次討論了,第一版修改後的方案,可執行性強了很多。

今天需要討論的,更多是一些細節問題。

晉揚有些憂慮:“我們想要在房地產行業開啟突破口,並不容易啊,現在房產專業網站也不算少了,像so房,創辦快4年了,網站流量很好,又依託於行業協會,編制有行業發展指數,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

另外,入口網站也在切入這個市場, 開設房產頻道……”

方建道:“這的確是一個難題,我們想要借房地產紮根, 然後發展同城生活概念, 很不容易。”

賀廣文道:“同城生活網站在技術上不難實現, 難的是匯聚人氣,開啟市場突破口, 及時產生現金流。”

高陽道:“各位,網際網路在國內發展好幾年了,如今第一波投資寒潮剛剛過去, 資本還不算踴躍,這是行業投資的大背景。

創業自然是不容易的,甚至很難,網際網路這個行業,就像IT業一樣, 聚集了很多聰明人。

就我個人而言, 並不懂網際網路, 但是, 同城生活網站這個專案思路,大家都是贊同的,都認為有希望做出來,並且做好。

創辦網站專案,初期階段,燒錢是必然的, 我們的優勢,是有太陽能媒體這個專案的現金流來支撐網站的創業,不需要辛苦去找天使投資。

既然資金不存在問題,專案的大方向也沒有問題, 那麼難點就在如何執行, 如何推進。

就我個人這幾年的經歷而言,無論是在IT媒體打工, 還是現在做太陽能媒體, 以及公關廣告公司。

然後,包括楊勇和陳森, 他們當初在錦陽創業,做小超市,做DM商情,都是整個團隊, 一步步辛苦打拼出來的。

現在這個階段,網際網路創業很難, 早期的假大空模式行不通了,那就只能一步步,一天天的,去執行,去積累,去得到使用者的認可。

房地產這一塊,要積累,根基就要做得紮實。

說白了,就是積累真實有效的房源,做出一個能讓使用者驗證的,使用體驗能滿意的資訊資料庫。

我們不可能有輕便容易的捷徑,只能很辛苦地去掃街,去積累。

那麼,像家政、搬家、求職招聘等等內容方向,都是這個道理。

都需要去掃街,也能夠同時都做,一併積累資訊資料庫。

專案創辦初期,我們可能就需要動用人海戰術,50人不夠,那就100人,甚至更多。

創業就像練武功一樣,基本功練紮實了,才可能有提升空間,成長為高手。

只要基本功紮實了,資訊資料庫建起來了,我們就無懼競爭……”

高陽真的不瞭解網際網路如何創業,如何運營,他只瞭解一些行業大勢, 知道同城生活這種方向是能夠做成功的。

他能夠為團隊提供的,除了專案的大方向, 然後就是創業信心, 以及專案投資的資金保障。

資金當然是最重要的,對於高陽來說,也是最輕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