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鐘後,方建等人都趕到了總裁辦會議室。

高陽臨時召集大家開會,多半又在思考什麼新動作了。

等眾人坐下來,高陽道:“剛才,緒哥提了兩個建議,一是進軍應用市場,做軟體分發。二是開發一款瀏覽器。請緒哥先講解一下, 大家再簡單議一下。”

劉緒開始講解自己的思考:

“我向高總建議做軟體分發,還有做一款瀏覽器,都是基於51集團各個平臺的流量合計超過了4.5億,有非常好的使用者規模優勢,開發新的平臺產品,流量匯入不難。

先說軟體分發, CNNIC公佈的上半年調查資料, 全國網民數量達到了1.23億, 寬頻接入使用者7700萬,網站近80萬個,聯網計算機近5500萬臺。

基於CNNIC的調查資料,軟體分發也是一個5000萬量級的市場,目前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像AOL這樣的綜合IT入口網站,二是華軍這樣的軟體分發網站,總之比較混亂,沒有規模絕對領先的軟體分發平臺。

51集團做軟體分發平臺,背靠著使用者流量優勢,很有希望快速發展起來……”

劉緒建議做軟體分發平臺,高陽也明白,劉緒是想由51衛士公司來做這個專案,增強51衛士的現金流,儘快實現公司主營業務盈利。

對於劉緒的建議,眾人討論一陣之後, 也都贊同可以做,以51集團目前的資源與能力, 做一個軟體分發平臺,不難。

“既然各位技術專家覺得可以做一個應用分發平臺,那我們就考慮立項,由51衛士去註冊一家子公司。”

高陽表態支援之後,話風一轉:“大家對3G技術的發展,有什麼看法,預計什麼時候能夠商用?”

張義明道:“高總,我一直在跟蹤3G技術發展,預感距離商用不會太遠了,也許就在兩年左右。

2000年5月,國際電信聯盟公佈了3G通訊標準,歐洲的WCDMA,美國的CDMA2000,和華夏的TDSCDMA,成為全球三大3G技術標準。

從手機上網的發展來看,目前是WAP上網,2005年,華夏手機上網使用者接近1200萬, 在CNNIC統計的網民數量中, 佔比超過10%。

今年,預計全國手機上網使用者會超過1500萬,發展很快。

手機上網,在歐美和日本等地區,比華夏市場發展更快,日本的手機上網使用者,在網民中的佔比全球最高……”

張義明如今是51同城CTO,51集團CTO助理,對於他如此關注移動上網發展趨勢,高陽還是很滿意的。

果然是記憶中做出了頭條和抖音的大佬。

實際上,這兩年,高陽自己也在一直跟蹤3G技術發展的動態,還有國內手機上網的動態,讓邵涵蘊在總裁辦專門安排了一個員工,長期蒐集整理這類資訊。

高陽讚道:“義明預期3G商用在兩年左右就可能變成現實,我是比較贊同的,這是大趨勢,3G商用落地之後,就意味著移動互聯時代正式開啟了。

稱動互聯時代,整個網際網路產業及其生態,可能會發生一些重大變化,甚至是革命性的。

緒哥建議做一個應用分發平臺,我們不僅要做,還要力爭做大做強,研發方面,更要針對移動互聯時代,打提前量。

假設2008年3G商用落地,那麼我們還有接近兩年時間準備。

在研發方面,51集團跟白度和易網,已經初步建立合作模式,三家公司的研發部門,也建立了溝通機制。

按照規劃,明年51集團要自建總部辦公大樓,同時與白度、易網聯合建設51NB研究院。

現在,51衛士要做的PC端應用分發平臺,就暫且命名為[51助手]之類的名字,51助手的開發,要與51研究院協同起來。

51研究院這邊,要針對3G商用落地後,移動互聯時代的應用分發市場打提前量,成立一個研究小組,引進相關人才,為將來切入移動應用分發市場,做技術和人才儲備……”

今天開會議事的,方建懂一些技術,除了高陽是個技術小白,其他人都是專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