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週六,高陽在家陪孩子,上午依舊跟丁壘和李晏等人玩高爾夫。

午休後剛起來,就接到了陳和祥的電話。

陳和祥有些沮喪:“高總,不好意思,我中午找朋友幫忙聯絡, 見了酷訊創始人陳樺一面,沒法談,陳樺無意轉讓這個專案……”

高陽道:“和祥,你到我家這邊來一趟,具體談談,我家在萬柳這邊, 小區叫萬柳華府。”

下午3點半,陳和祥趕到了萬柳華府,高陽就近找了一家酒店, 兩人坐下來喝咖啡。

陳和祥彙報道:“高總,我中午請陳樺吃飯,我朋友作陪。我當時提出51同城想收購酷訊,陳樺直接開口,說無意轉讓這個專案,態度很堅決。”

高陽問道:“你跟他談到專案估值沒有?”

陳和祥搖頭:“沒機會談這個,我直觀的感覺,陳樺這個人很傲氣。”

“傲氣?”高陽笑了,“這位具體是什麼背景?”

陳和祥道:“很厲害的,2004年畢業的京大計算機碩士,在研究生學習期間,就開始兼職做研發了,主要方向就是搜尋引擎技術。

他幫京大做了一個檔案搜尋引擎,又幫一家公司開發了一個IM軟體,就是UU通。

研究生畢業後,陳樺進了微軟亞洲研究院, 做過中文、購物和論文搜尋引擎,是其中的核心成員,還去過微軟總部,參與搜尋程式碼的開發。

我朋友說,在搜尋引擎技術上,陳樺是頂尖的技術人才。

另外,陳樺不願轉讓酷訊這個專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在3月份剛拿到一筆200萬美金的風投……”

“頂尖人才,傲氣?”高陽笑笑,“開發搜尋引擎,國內有人能趕得上晏哥和白度嗎?這位原來是廣文的學弟啊,酷訊公司現在有多少人?”

陳和祥道:“有接近50個人了,其中技術人員就有40人,創辦初期,酷訊只有不到20人,融資200萬美金之後,一下子就招進了30人。”

高陽想了想:“這樣吧,你再跟這個陳樺聯絡一下, 我去跟他談, 約到了, 再通知方建、晉揚和賀廣文一起去。”

陳和祥道:“高總, 以你在行業中的地位,萬一……”

高陽搖頭一笑:“放心吧,陳樺大機率是願意見我的,只要是創業做公司,無外乎就是一個估值和價格問題。如果約到了,你請他帶上你昨天說的那個名叫張義明的工程師,認識一下。”

陳和祥道:“好的,高總,我儘快聯絡。”

晚上,陳樺接到陳和祥的電話之後,最初也是一怔,沒想到為酷訊這麼一家小公司,高陽這樣一位圈內大佬要親自下場約飯局了。

短短兩三年,51集團在網際網路行業如同神話般迅速崛起,在很多圈內人士眼裡,高陽儼然已是一個行業大佬的形象。

陳樺做人是傲氣,但是也不傻,高陽畢竟是51集團的老闆,還跟丁壘和李晏交情甚好,高老闆主動約飯局,陳樺還沒傲到不給面子的份上。

於是,陳和祥就跟陳樺約定,在4月24日,週一晚上吃飯,陳和祥請陳樺到時候帶上張義明一起。

陳樺也沒有多想,張義明是公司的技術骨幹,這種飯局,陳樺也習慣帶上張義明。

4月24日晚上,高陽再次到京城俱樂部請客吃飯,陳和祥老早就趕去了俱樂部,等候陳樺和張義明。

陳樺也不敢擺譜,在約定時間的晚上6點鐘,提前了10分鐘到達。

京城俱樂部當初那位客戶總監何城,如今已經是俱樂部執行總經理,一聽高老闆今晚要來俱樂部吃飯,也是親自出面迎接,對待陳和祥的態度也甚為親切。

陳樺看在眼裡,也是暗暗吃驚,51集團這位高老闆,能量是真不小啊。

5點55分,高陽一行趕到了俱樂部,何城頓時滿臉的笑容與恭敬,快步上前迎接,寒暄兩句。

接下來,方才輪到陳和祥為高陽等人介紹陳樺和張義明。

高陽也是滿臉笑容,與這兩位握手寒暄。

陳樺今年才27歲,張義明更是未滿23歲,在高陽等人面前,都算是年輕人了。

高陽和方建、晉揚、賀廣文,都是高中同學,也都是74年生人,今年已經或者快要滿32歲了。

坐上飯桌,開始喝酒吃飯,高陽笑問:“陳總,今天我們51集團這幾位,除了和祥,我們四人都是高中同學,聽說陳總是京大畢業的,你跟我們晉總和賀總都是校友。”

陳樺笑道:“是的,晉總和賀總,我也是久仰大名了,特別是賀總,跟我是一個學院的,我得叫賀總一聲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