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誰在心慌?(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們這個團隊,從3271開始,也走的是流量戰略,現在創辦了騎虎,卻感覺前方的路都快被堵死了。
一個是鵝廠,一個51集團,成了我們面前矗立的兩座大山,我們必須要在夾縫中尋找到新的出路……”
“鄒總,為今之計,我建議在繼續做好BBS搜尋的前提下,還是回到3271當初的思路上來。
我建議做一款帶有搜尋和安全功能的瀏覽器,如果做好了,也能夠產生很大的流量。”
“我支援趙總的建議,參照3271的思路,做帶有搜尋功能的瀏覽器,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流量做起來了,也容易產生現金流……”
4月3日,鵝廠,高層又召開了戰略層面的研討會議,會議只有一個主題,就是如何應對51集團的快速崛起。
小馬老闆一臉嚴峻:
“51集團的主要創始人高陽,2000年還是一家IT媒體的主編,當時他寫過一篇名叫《.com之死》的評論文章,我的印象很深刻,記得當時還以這篇文章為例,跟大家討論了網際網路寒冬。
如今快6年了,這位高先生創辦的51集團,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成長速度發展起來了,而且成了我們不得不直面的對手。
2004年,鵝廠在港股上市,在我們上市的前夕,51同城出現了。
之後,51同城以4000萬收購foxmail,才引起了我們的一點重視,我們去洽談收購51同城,被拒絕後,馬上就放棄了。
很快,51人人這樣一個非常有想象力的SNS網站出來後,發展速度更快了。
我們也更重視了,再次去洽談收購,還是被拒絕了。
就這樣,不到兩年時間,51talk,51財富,51遊戲,51衛士,還有剛出來的51微博……
51集團一個又一個的平臺化產品推出,一個又一個的爆款應用。
特別是51微博這樣一個非常有想象力的社交和傳媒平臺,在應用創新方面,成了華夏網際網路圈子的一面旗幟。
這一切,讓我們既眼花繚亂,又感覺不可思議。
但是,這就是已經發生的現實。
51集團按照其公開宣稱的以社交平臺為核心,以泛傳媒業務為主要方向的產品佈局,事實上已經完全成型了,構成了一個很強大,發展空間很大的產品矩陣,已經演化為一個相當完整的體系了。
曾經,我們在港股上市之後,手裡有很大一筆現金,在使用者流量方面,以QQ這樣一個客戶端產品為核心,也有巨大的優勢。
這不到兩年時間,我們在投資決策方面,在對外收購方面,出現了重大失誤,必須要反思,要總結,要亡羊補牢。
曾經,我們以俯瞰的姿態,在看待51集團這樣的行業新秀,如今,51集團已經快速成長為我們主要的競爭對手。
51talk收購了POPO,發展明顯加速了,雖然QQ在面對51talk時,依然有很大的流量優勢。
但是,面對51集團這樣一個形成體系的流量平臺組合,我們的綜合流量優勢已經不明顯了,不再具有絕對領先的優勢。
51集團已經是一個值得尊敬的,甚至可怕的對手,我們必須要從戰略層面來認真研討,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競爭局面……”
鵝廠的戰略研討會,開了一整天,最後討論的結果是:
要上馬開發免費防毒軟體;
要迅速立項,開發類似51微博這樣的產品;
針對51talk快速發展的態勢,要想辦法,要採取措施進行壓制……
QQ這樣的一個客戶端平臺,是鵝廠的命門,不應該,也不能允許市場上存在同等級別的對手。
只是,51集團僅用兩年多時間,就快速完成了一個平臺化的產品佈局,環環相扣,類似一個沒有什麼明顯漏洞的戰陣,如同一個烏龜殼,讓鵝廠感覺無從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