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昀嬌產子,移動戰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們會發布移動版的51頭條,還有新型的移動互聯即時通訊軟體51微信。
這兩個產品,是研究院從去年夏天就開始啟動研發工作,然後又進行了超長時間的內測。
51頭條的內測時間
是兩個月,51個月,在座的同事,基本都參加了這兩款創新產品的內測。
從事技術的同事,基本都知道,國際上有一種無線傳輸標準叫做iFi,國內標準是2003年公佈的API。
如今6年過去了,API並沒有發展起來,倒是滿大街的iFi,這是我們在技術話語權落後的無奈和尷尬。
今年已經iFi手機被放進華夏市場,政策有所鬆動了。
我們決定不等了,馬上釋出移動版51頭條,還有51微信。
這是51系移動戰略的開始,從現在起,集團每一個專案公司,網際網路產品都要向移動轉型,我們要去佔領無線市場。
這也是51系未來10年的主戰場,網路連線終端,正在迅速向手機等移動終端轉移。
再過幾年,或許就是人手一部智慧化的,可以方便上網的手機。
我們的移動戰略,無論強調如何重要都不為過,跨出去,站穩了,領先了,51系還能進一步發展壯大。
如果跨不出去,那麼,或許公司的生存都會面臨嚴峻考驗。
移動戰略發展指引,今天董事局會傳送到大家的工作郵箱,接下來,各公司要儘快拿出解決方案,由研究院配合,在明年上半年之內,完成移動端的產品開發……」
接下來,由51研究院賀廣文,介紹了海外和國內移動互聯發展的基本形勢,技術特點和應用現狀。
最後,由高陽講話。
這還是去年春節之後,高陽第一次在全公司的大會上講話。
全場肅穆。
「各位同事,移動戰略如何重要,用不著我來強調了。
就像剛才方總和賀院長講的一樣,全面向移動互聯轉型,這是對51系一次重大考驗。
做過傳統紙媒體,特別是IT媒體的同事都知道,網際網路對於紙媒體的衝擊到底有多大。
IT報紙的營收,從2006年左右,就開始出現連續下滑,沒有任何一家報社有能力扭轉。
像我們驕陽傳媒做的太陽能這種小眾行業,依然出現了這種趨勢。
而移動網際網路,又會是一次類似的衝擊,既衝擊報紙,也衝擊PC端。
現在的形勢,iFi標準正式在國內落地,也是大勢所趨。
或許是下個月,或許明年,誰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等不了多久了。
所以,希望51系任何一家公司的管理層,特別是主要負責人,要嚴格按照集團的移動互聯發展戰略指引,積極應變。
我已經收到訊息,51科技在春節之後,就會推出一批內部試用測試機型。
到時候,整個集團會發放1萬部51牌的手機,用於內部測試。
我們將會有自有品牌的智慧手機,這是我們推廣移動應用的最好平臺。
移動互聯時代已經開始了,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事,誰都不要被落下。
一旦被落下,你也就被時代大潮給淘汰了……」
高陽講完話後,滿場掌聲雷動。
李開夫看在眼裡,暗自驚訝,這家公司的紀律性,還有高陽的威望,都給了他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