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幼安說的都是歷史教訓,小城市的人就是容易貪心。

經常是生意興隆的店愣是被自己做成破產,就是分不清生意技巧和生意理念的區別。

做生意的理念當然也必須是要童叟無欺,誠信持家。

偶爾用些小技巧吸引流量或者收割利潤自然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時刻記得宗旨。

否則一定會死的很慘。

90年代進入改革開放的深水區後,不少人都撈到了錢。

甚至有些賣皮夾克的,一倒手就是翻倍的賺錢。

幾百塊的進價,上千的售價也不稀奇。

論起賺錢速度,絕對是個最好的時代。

但是到了21世紀,這些生意人基本都死光光了。

只有極少極少有著長遠生意目光的人活了下來。

或者建立了自主品牌,或者建立了自主研發團隊,有的甚至建立了自家的多級銷售渠道。

這才有了新世紀的第二個10年之後,國產的許多品牌慢慢恢復了元氣。

蘇幼安話一說完,鄒剛便理解了意思。

他自己也經常在城裡各種店消費,非常能夠理解作為消費者時的情緒。

“行,我聽你的,下週就先降到6塊先。”

反正現在的利潤就非常高了,確實是適當回饋下客戶更好。

“北關那邊的店到時候也得找個靠譜的人盯著。

那邊比較偏僻一些,亂七八糟的閒雜人士比較多。”

“嗯,北關那邊現在是周哥在幫忙盯著開業的事,不用擔心。”

&no進展如何?”

“也差不多了,主要是這一週事比較多,情緒容易進不到歌裡面去,重錄的次數比較多。”

鄒剛撓了撓頭,電腦房開張之後生意太火爆了,讓他一下子就找到了成就感。

天天跟著一群年輕人,玩遊戲、聊天,不亦悅乎。

“電腦房這邊差不多就可以撤了,這個模式簡單,帳也好對,請個靠譜點的人管理就行了。”

蘇幼安大概也猜到了原因,誰也不是聖人,這些也都正常。

“嗯嗯,下週就開始安排,問題不大。”

鄒剛最近確實有點迷電腦遊戲。

不過老闆天天在自家店裡玩也確實不是個事,他打算從北關那批貨裡勻一臺直接放家裡。

這樣又可以用電腦辦公,還可以玩遊戲,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