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月兒高掛不至於完全看不清。

夏日夜晚的風吹在身上很涼爽,怡然自得。

今天是回來的第7天,一切都與原來有了很大的不同。

過去的點點滴滴,曾經的不以為是,換成了幾十年後的他,完全有了別樣的體會。

這大概才是重生黨們樂此不疲的原因吧。

不管是為了彌補遺憾,為了開掛人生,為了興趣愛好,甚至是為了國民大義。

都是心裡的一份執念。

每一個人回到過去都有著不一樣的選擇,這件事,無關對錯。

現在這樣,就挺好。

蘇幼安在心裡對自己說。

回到家,父母也都還沒睡,在客廳看著電視劇,一邊等著他。

蘇幼安隨意的瞅了一眼,就看到張國立那張熟悉的臉。

演員中的三大皇帝,張國立、張鐵林和陳道明,還是張國立最早確定的國民形象。

陳道明雖然很早就演過溥儀,但那已經完全是近代範了。

且人氣遠遠不及2001年才出品的《康熙王朝》的形象深入人心。

張國立其實早在另外一部96年的國民熱劇《宰相劉羅鍋》中就已經飾演過乾隆皇帝。

估計是一下子演出了感覺,找到了自己戲路。

今年《康熙微服私訪記》的橫空出世,讓這位去年才剛拿到百花獎影帝的電影咖確定了在電視圈中的地位。

這部神劇算是國內最早的系列電視劇這一了,足足拍了五部之多,可見其人氣之旺。

到重生前聽說連第六部都在籌拍中。

故事講的都是大老闆到民間解決些瑣細疾苦之事,很受廣大底層老百姓歡迎的,這類題材可謂是經久不衰。

蘇幼安剛回家,電視裡就響起了戴嬈乾淨而略帶沙啞的聲音。

片尾曲《百姓的事兒牽著走》的詞是編劇鄒靜之親自操刀的,完美的還原了劇情表達的核心。

“春發芽,夏抽穗,秋天滿地花(啊……

東西事,南北事,事事誰當家(啊……

出了宮,進了殿,忠奸明眼辨,

入了鄉,隨了願,百姓才是頭上天。”

陪著父母聽完片尾曲,蘇幼安這才簡單的把今天的情況說了一下。

拋開準備的時間,攏共也就賣了兩個小時吧,從貨車後面的備貨情況看,估計去了有小三分之一。

銷量已經大大的超出預期了。

母親特別開心,“就說我兒子的計劃書寫的那麼好,怎麼會不成功。”

蘇天林連連點頭,“是是,你兒子寫的比廠裡的企劃書好多了,現在整個廠子都快知道了……”

“下回陳廠長來吃飯,我得跟他建議下,感覺他這個老中專有點跟不上時代了。”母親嘆了口氣。

陳廠長是棉紡廠的副廠長,他老婆剛進廠時和江虹就是閨蜜好友,兩家人經常在一起吃飯打麻將。

後來廠裡越來越重視知識分子和技術人才,有中專文憑後來還進修過大專的老陳就一點點從基層爬了上來。

現在剛過35歲的年紀,在廠裡的高層裡算是最年輕有為的。

廠裡這幾年銷售情況確實也是每況日下,貨賣不出去,生產線也不敢停,銀行的貸款又是一環扣一環。

如果將來不改革,遲早也會走向破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