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所有的卡農作品都是一種伴奏不斷重複,不同之處就在於變奏。

在這其中,有一首《卡農》最為出名也最為經典,它就是約翰·帕赫貝爾所作的《卡農》。

全稱《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創作的D大調卡農和吉格舞曲》。

這首曲子全程都是按照15634145這個規律進行重複。

當前的流行歌曲,大概有30%都是採用的這個和絃走向。

新手只要學會了樂器的和絃指法,並嚴格按照和絃走向,就可彈唱大量的流行歌了。

7天學會樂器彈唱,並在朋友們面前裝個杯絕非難事。

鄒剛家裡的這間音樂房子承載了蘇幼安青春的回憶。

裡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樂器,還有大功率的音響。

牆邊靠著的是一排吉他,有民謠有電的。

中間是鋼琴還有一臺電子琴。

架子鼓也有一套,地上全是各種各樣的黑色粗線。

大部分樂器都是國際品牌,一般人家確實是玩不起。

像鄒剛剛剛放下的這把琥珀色的馬丁(MARTIN)吉他D41。

號稱民謠吉他裡的王子,用的是名貴的skita雲杉單板。

國外售價都得大幾千美金,快趕上一輛二手車了。

蘇幼安也是後來有錢之後才買了些不錯的樂器收藏,這才明白當年的鄒家還真是深藏不露。

拿起D41,略微有些生澀的按了幾個C調的和絃。

說起來,自從他進入網際網路公司後,這吉他摸的就特別少了。

看著鄒剛依然朝氣蓬勃的面容。

他們之間許多的往事彷彿也一幕幕重現在眼前。

一起寫歌,一起排練。

還夢想一起揹著吉他走天涯。

結果鄒剛的父親死後,他整個人就一蹶不振。

連帶著蘇幼安也受到了影響,在大學時本來有機會出道也選擇了放棄。

雖然後來他走了出來,選擇辭職北漂,但鄒剛卻一直待在了林城這座小城市。

年少時的音樂夢,早被生活碾壓的支離破碎。

重生走一趟,除了父母,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鄒剛。

蘇幼安快速的彈了幾個把位的C調音階。

馬丁吉他的音色飽和內斂,十分舒服。

熟悉完吉他,蘇幼安笑了笑:“最近用和絃寫了首歌,你聽聽怎麼樣?”

鄒剛一臉驚訝,“可以啊,這麼快就開始反推了(注1)?快彈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