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五章 幕後之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方居然咬舌自盡了...?”朱元璋露出了憤恨的表情罵道:“那就鞭屍,咱要這個下毒者,死後都不得安寧。”
朱元璋的話語中,有強烈的憤怒,無他...這就是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愛,更是朱元璋對失去馬皇后的害怕,有人一定會說,皇帝還有害怕的事情?
那是當然了。
表面上朱元璋風光無限,很多人都說,朱元璋未免太過冷血,殺親人,斬功臣,下手絲毫不帶猶豫,也只是為了奪取一個帝國的暫時權力,還要提防亂臣賊子,實乃心累,這位皇帝,一定會在接下來不斷的戰火中,變得麻木,冷酷...!
作為開局是一個普通人,到驅除異族,恢復中華的皇帝。
朱元璋奪天下的難度,無疑在所有帝王之上。過程越是艱辛,有了結果後,必然更加敏感,希望防範於未然。
可治理天下又離不開官員,只能一邊用一邊防,造就了多疑的性格表現。所以勢必會和那些貪汙腐敗的人斤斤計較,有的時候,也會被憤怒矇蔽了雙眼。
而這個時候,馬皇后就會成為朱元璋的一個救命稻草,只要朱元璋一犯渾,下狠手的時候,馬皇后都能勸著,給朱元璋出計謀!
所以朱元璋害怕,他害怕馬皇后走了以後,再也沒人能勸動自己,陪他解悶了,當年馬皇后嫁給朱元璋後,郭子興手下的很多人,自然認為朱元璋是郭子興的接班人。這樣一來,朱元璋在軍隊裡的實力就越來越強,強到郭子興有些心慌。
一個勢力形成後,必然會影響到別人的利益。再加上郭子興又不是什麼天縱之才,性情暴躁、優柔寡斷的毛病都有。在其它派系那些人的挑唆下,也經常刁難懷疑朱元璋。
有一次,郭子興發火罵了朱元璋後,就把他囚禁在空房子裡不給吃的。
這可把馬皇后心疼壞了,親自下手到廚房做了炊餅。為了能順利帶進去,就把熱乎乎的炊餅藏進懷裡,肉都給燙焦了,才讓朱元璋不受餓。
明史有云:帝為郭氏所疑,嘗乏食,後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
想象一下那個畫面,當飢腸轆轆的朱元璋,看到自己最親的人,從懷中拿出炊餅。剛要大快朵頤時,卻看到自己媳婦皺著眉頭嘶著氣。接著看到被炊餅燙傷的身體,會有什麼想法?
那必然是心神俱震,大為感動啊。
馬皇后此後就成為了朱元璋的最後一個保護措施,比如學士宋濂,因為孫子宋慎的事情受到牽連,朱元璋要定他死罪。得到訊息的馬皇后立馬勸道,“老百姓請老師都要一生尊重,難道咱們天子之家都做不到嘛,而且宋濂肯定是不知內情。”
剛開始朱元璋還不聽,馬皇后也沒有硬剛,只是在伺候朱元璋吃飯的時候,說自己不吃酒肉了,原因是給宋濂做福事。朱元璋聽完也心有慼慼,第二天就放過了宋濂,免了死罪。
其實馬皇后何嘗不是朱元璋自己為自己準備的一個臺階,朱元璋害怕,特別的害怕,害怕自己的這個臺階要是沒有了,他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帝王。
1382年,馬皇后得了重病。朱元璋一下子慌了神,不僅用祈禱祭祀的玄學,還昭告天下良醫前來為馬皇后治病。
可惜呀...1382年9月17日,馬皇后病逝,時年不過五十一歲。傷心欲絕的朱元璋自此不再立皇后,一心撲在事業的改造上,這個過程無比血腥。
所以呀,今天有人敢對馬皇后下毒,那真的觸碰到了朱元璋的逆鱗,即使你死了,也要將你拉出來鞭屍。
“父皇...這恐怕有傷天和吧?”對於朱元璋要將梓燕的屍體拉出來鞭屍,太子朱標還是有些不太認同。
這個時候,朱元璋一聲大吼:“你懂什麼...太子,你也太寬容了,平常咱不想說你,可以你認為你這樣一直寬容下去,那些官員會感激你...錯,大錯特錯,那些官員只會越來越欺侮你,騎在你太子的頭上拉屎,太子,你要表現的強勢一點,你是太子,是國之儲君,你不能這樣軟性子。”
吼聲震天,嚇的朱標,直接側在了朱朗的身後,看著朱元璋那惱怒的樣子,朱朗也是知道此時朱元璋的憤怒,所以他並沒有直接頂撞朱元璋,而是拐了一個彎道:“爹...鞭屍什麼時候都可以,但是現在不是時候,幕後黑手還沒有找出來,現在就鞭屍還是有打草驚蛇的風險,善老五的叔叔現在還在外逃,並且梓燕的父母和弟弟也在追查之後,現在我們要做的還是封鎖訊息。
這個皇宮,看似嚴密,可是卻像是一個破了洞的大鐘,風一吹哪裡都能收到這宮中的訊息,是時候該清理清理了。”
“對...!”朱元璋連忙看向了朱朗道:“朗兒,你說得真的是太對了,咱們不能打草驚蛇,更要整治一下宮中的亂象,那些勳貴大臣不知道埋了多少暗樁在咱的周圍,他們的事情,咱是不知道,可是咱的事情,就是放個屁,他們都知道。”
朱朗點點頭:“所以呀,現在就是錦衣衛入住宮中最好時機,直接換掉這一批,錦衣衛執掌宮門,還有宮中訊息全部由錦衣衛執掌,將宮中訊息賣出的任何宮女,太監,雜役...只要抓住,斬...!”
“啊...這有些太苛刻了。”一聽到斬,朱標再次走了過來,臉上露出了皺眉的表情。
這個時候,朱元璋一個不爽,朱朗則是淡淡一笑,這位大哥呀,是真是太仁慈了,就是心太軟,在該嚴的時候不嚴,該寬的時候又嚴的過了頭,就跟姑息養奸一樣。
因為他的“仁慈”,功勳權貴們私下屯田幹什麼的,胡惟庸等人能壓住時。他就不知道,也不會去想知道。
可是朱標卻並不知道,等著把功勳權貴們都給養肥了,養的膽子都越來越大了,那個時候,就會有大麻煩,這個麻煩是他朱標一個人無法收拾的。
主要還是朱標把人心想得太好了,認為他大明的官員不可能那麼壞也不可能那麼膽大。
當然,如果查清楚後,那貪官汙吏都是真的貪時。他就不仁慈了,以太子的身份請求朱元璋給全部砍了,家屬全部流放。他的仁慈就是把砍掉的沒人認領的屍體給找地方安置了,再找和尚念個超度經。
只是那個時候,就晚了一點,心軟的沒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