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就是真理之王,地球上的任何武器都沒有火炮厲害,有了火炮就可以佔領一切。有人會說,大明不是有火炮嗎?

很遺憾,所謂的弗朗機火炮,其實只是最低等的那種火炮。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兩尊火銃是中國元代火銃。一尊是元代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鑄造的盞口銅銃。

它由身管和藥室兩部分組成,銃口直徑105毫米,全長353毫米,重6.94千克。

這就是火炮的初始原型。另一尊火銃是元代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鑄成,重4.75千克,長435毫米,銃口直徑30毫米,火銃下端刻有“至正辛卯”4個篆字,前端刻有“射穿百札,聲動九天”8個篆字。

所謂札,即古代武士穿的鎧甲上的甲片。該火銃比西方國家最早的兩尊“火筒”早29年,因此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古老和最大的火銃。

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中國購買了4門西洋新式大炮。

到明朝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時,又購買了26門。大明為其取名為“紅夷炮”。

紅夷炮的口徑較大,為80130毫米左右。管壁較厚,且從炮口至炮尾逐步加厚,有準星、照門,便於瞄準,中部還增設了炮耳,架炮時可以保持炮身的平穩。

這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當時明軍與清軍正在關外交戰,努爾哈赤率6萬大軍攻寧遠,寧遠守將袁崇煥僅有守軍2萬,但拒不投降,發炮還擊。

雙方激戰3日,明軍用炮火擊斃清軍1.7萬餘人,清軍戰敗。努爾哈赤也因受傷而死。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清軍在皇太極的帶領下進攻松山和錦州。

此時清軍已裝備紅夷大炮,在大炮的轟擊下,明軍損失達5.4萬餘人,戰馬損失7000餘匹。清軍攻破松山,俘守將洪承疇,13萬明軍全軍覆沒。

隨後下錦州攻塔山。在塔山西列紅夷炮,將城牆炸垮70米全殲守軍7000人。而後又用紅夷炮轟垮杏山城牆83米,破杏山。

此後,明軍的紅夷炮盡皆落入清軍之手。清軍將紅夷炮改名為“紅衣炮清天聰五年(公元1631年正月,清軍彷製成功第一門紅衣炮,欽定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

此時的大明主要使用的還是佛郎機火炮,佛郎機大多作為艦炮使用,並採用了子銃與母銃結構,較中國明朝軍隊的火炮先進。母銃即炮筒,子銃即小火銃。

每門母銃配4~9個子銃,發射完一個退出後,再裝入另一個,於是大大提高了射擊速度。佛郎機還安裝了瞄準具提高了射擊精度,增大了射程。

但是這些火炮和真正的火炮相比,完全的不堪一擊,登州此時正在研究的火炮為線膛炮....線膛炮的出現,是火炮發展史上的一項了不起的發明。與當時同口徑的滑膛炮相比,線膛炮的射程增加了1~2倍,彈丸重量增大了15倍,射擊精度提高了4倍。

更重要的是,線膛炮不再從炮口裝藥裝彈,而是改為後裝,速度提升了很多,除了這線膛炮,就是研究可以爆炸的榴彈炮。

不過,這個還是很難的,朱榔的研究院,使用了安有導爆索的炮彈。使用這種帶導爆索的炮彈對炮手來說是極危險的:首先要在銅製或鐵製的炮彈殼內裝上炸藥,再安上引線,將其點燃,然後再小心屬放進炮膛內。結果是許多炮簡都爆炸了,炮手也當即喪命。

跟著又開始鑄造的整發彈和球形實心彈。這些炮彈由稱做“榴彈炮”的特種火炮發射,彈上裝有彈託裝置,可以使“彈眼”和引信準確地對準炮膛軸線,朝向炮口。

算是勉強過了第一關,但是威力還是一般,僅僅比實心彈威力打了兩到三倍,現在登州研究院正在研究榴霰彈,代號石榴。

因為彈殼內的炸藥看起來像無數的石榴籽。

現在就要等無煙火藥和TNT的研製成功,這樣的話,火炮也會開始越來越成熟。

.................................

大量的聳入天際的煙囪不停的對著天空吐出大量的煙霧,這要是在現代,早就不知道被環保罰成什麼樣了,但是這裡是大明,這個地方有僅僅佔地就有20000平方米,一共是四個冶煉工廠,三處居民區,在不遠處還有兩座礦山。

這裡的高爐可以日產15噸左右的鋼鐵,高爐已經安裝上了蒸汽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鍊鋼的速度和治療。

工人會從高爐的上方傾入鐵礦石和木炭,融化的鐵水和爐渣會從高爐下方流出,再由工人進行鍛造,鑄成生鐵。

不光冶鐵,還有十八座的鍊鐵爐4座,另有炒鋼爐6座,這正是運用“炒鋼法”的古代鍊鋼爐——在加熱到液態或半液態的生鐵中,鼓風撒入精礦粉,再由人工不斷“翻炒”,把鐵裡的含碳比率降低到鋼和熟鐵的範圍內,把鐵炒製成鋼。

除了鍊鋼,這裡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作用就是提煉黃金。

古代的鍊金因思路的不同,融合了物理和化學方法,但主要是透過化學轉換提取高純度的黃金,一些冶煉過程因使用材料而會對工匠產生較強的毒性。

一種是利用水銀鍊金的“混汞法”:清理金礦後,把金屑加入水銀後放入硝銀罐燒煉,金屑中的黃金會和汞產生反應,生成“汞齊”(金和水銀的合金,曾經也被用來鑲牙),其餘的礦渣則自然分離。繼續加熱後,汞齊中的汞會變為汞蒸汽蒸發,留下部分“灰盡”和黃豆大小的金粒。

硫鍊金法則是在坩堝中加熱硫溶液,投入金礦後,其他金屬會與硫形成密度較小的硫化物,從鍋中浮起,穩穩沉在鍋底的便是性質穩定的黃金。工匠們通常還會透過化學還原冶煉出硫化物中的銀,提高礦物的利用率。

硼砂鍊金法,需要粉碎金礦,再用泥土包裹後放入坩堝與硼砂熔化。其中伴生的金屬會與硼砂生成化合物,達到分離黃金的目的。

還有一種分離黃金的處理方法——把硝石、綠礬、鹽放入容器中加熱至變色,再把形成的液體刷到金銀器上。液體中含有的硝酸會溶解器具上的銀,餘下的則是純淨的黃金。這種名為礬硝法的“鍊金”法,則更多地用於金銀器的加工處理。

“你是誰?”

朱標剛剛準備進入廠區,不過,卻被一群士兵給攔住了去路,這裡可是有大量黃金儲存的,所以護衛也是十分嚴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