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的上表直接被朱元章無視了,此時朱標立即來到了宮中找到了自己母后,此時的馬皇后也是露出了無奈的表情。

因為這段時間馬皇后和朱元章也是吵的很兇。

都說馬皇后賢惠,關心百姓疾苦,遇上災荒,糧食歉收,馬皇后每頓飯必備麥飯野菜湯,朱元章見了,告訴馬皇后已經下令賑濟。馬皇后說:水災、旱災不知何時發生,賑濟有方,不如提前準備。朱元章覺得言之有理,下令在各地設立預備倉,以備賑災時使用。

馬皇后愛惜人才,一次,朱元章巡視太學回來,馬皇后問:太學有多少學生?朱元章回答:幾千人。馬皇后接著問,他們都成家了嗎?朱元章回答:多數都成家了。

馬皇后說:“善理天下者,以賢才為本”,現在人才濟濟,很值得高興;可是生員在太學吃飯,他們的妻子和孩子沒有生活來源,豈不分心?

朱元章聽後,下令設立紅板倉,向太學生按月供給糧食,太學生家糧制度從此設立。

兩人結婚後,同甘共苦,不離不棄,但是兩人之間爭吵的次數也是不少的,第一次大爭吵還是在天下剛剛坐定的時候,那個時候,天下才穩,馬皇后對朱元章的那些乾兒子驕縱跋扈的行為感到不滿,但朱元章由於天下剛剛坐定,還需要他們出力,因此默不作聲,任其胡亂作為。

同時他覺得馬皇后是個女人,不能干涉朝政,在朝堂損害了他的男子氣概。

那一次吵的時間很長,後來還是劉伯溫用一碗胡辣湯給化解了。

劉伯溫看到馬皇后和朱元章兩人一直死死的不對付,他也是心急如焚,除了不想看到馬皇后和朱元章直接的彆扭,他更不願意看到剛剛建立朱姓政權與元朝末年一樣開始腐化變質。他知道解決這個問題還要靠朱元章,只有主帥警醒才會剎住驕奢的勢頭。

於是劉伯溫千方百計找到當年朱元章落難捱餓時,送過一碗胡辣湯救過他命的那位村婦,這也是朱元章一直在尋找的恩人。他覺得當時的胡辣湯是天底下最好喝的,那種味道讓他回味無窮,非常想念。現在天下初定,他想再喝一下當年的胡辣湯,也順便報答村婦的救命之恩。

當村婦用同樣的方法做出胡辣湯端給朱元章品嚐時,朱元章滿懷希望地喝了一口,但無論如何也吃不出當年的那種味道來,他認為是村婦的做法發生了變化。

村婦一再辯解說自己就是按照老方法做的,胡椒勾欠花生配菜豆腐,都是原模原樣的。朱元章見狀也沒有在難為她,只是一直奇怪,為何找不到原來的味道了?

這是旁邊的劉伯溫趁機進言:“主公當年喝胡辣湯時朝不保夕、飢渴難耐。現如今坐擁天下,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境遇發生了變化,哪還有當初的心境品嚐這碗胡辣湯。此一時彼一時,村婦當年是慈善之心,而如今卻是敬畏之心。心已變,人已變,而湯未變。主公應不忘初心,這樣天下人心才會不變,大明王朝,才會千秋萬代。”

朱元章是多麼聰明的人,立刻就明白了劉伯溫真正意圖。於是開始管束淮西舊部,禮賢下士,他也言必稱己為“淮右布衣”,這是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後來朱元章還向馬皇后道了歉,並且說了一句,如果馬皇后不是女人,那麼當為一國之相。

此後的馬皇后還真的幫了不少朱元章的忙,比如有一名封疆大吏叫郭景祥,有人揭發說郭景祥的兒子手持長槍要殺父親,朱元章大怒,當場表示要處死這個逆子。

馬皇后說:“郭景祥只有一個兒子,傳言也許不可靠,殺了他的兒子恐怕就斷了郭景祥的後代了。”

後來朱元章派人調查,果然是謠言。

宮中的侍者犯了罪,朱元章又動了殺機。馬皇后卻命令把這些犯罪的侍者全部移交司法機關。事後朱元章問老婆為什麼這樣做?

馬皇后回答說:“作為皇帝,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高興或生氣而給人獎賞或懲罰。當陛下生氣的時候,恐怕會給予過重的懲罰,把他們交給司法機關就能做出公正的判決了。

陛下今後要定某人的罪,還是應該移交司法機關的。”

更讓人叫絕的還有一例:明朝將領攻克了元朝的首都,把繳獲的金寶美玉送回南京。

朱元章看到這些寶物喜形於色,而馬皇后卻在一邊潑了涼水:“元朝有這些財寶卻不能保住國家,我想,大概帝王們另有寶物吧?”

朱元章一愣,沉思片刻,說:“我懂了,皇后的意思是人才是寶。”

馬皇后接著說:“陛下說得對。我與陛下從貧賤出身而能有今天,我常擔心驕橫縱恣由奢侈而生,國家危亡比細小之處而起,所以希望廣召人才以共同治理天下。”

朱元章為了報答妻子,想把馬皇后的孃家人全部封官。馬皇后卻不同意,她對丈夫說:“把官爵祿位私授給外戚,這是不合法的,不能這樣做!”

當然了...朱元章和馬皇后之間,並不是永遠都這麼和諧,相處時間長了,總會有一些磕磕絆絆,歷史上比較知名的愛吵架的皇室夫妻,朱元章和馬皇后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對。

朱元章當政期間實際上,對貪官汙吏和很多對百姓不是特別好的官員都有非常嚴苛的懲罰,因為太過嚴苛,也確實殺了不少的人,很多和他一起開國的臣子都沒有落下好下場。

馬皇后也因為這樣的事情和朱元章吵過非常多的架,馬皇后覺得,雖然這些人確實犯了錯誤,但是也罪不致死,畢竟很多都是開國功臣。

宋廉因為孫子宋慎在胡惟庸的桉件之中有所牽連被連坐,同樣也被判死刑,這個時候的馬皇后就為宋廉求情。

宋廉曾經給太子講經,也就是太子的老師,這樣的人都應該以禮相待,何況是天子之家,而且宋廉年邁,一直在家裡,應該是不知道這樣的情況的。

但是朱元章覺得並非如此,所以他根本就沒有聽馬皇后的勸告,馬皇后以自己的方式再次勸戒朱元章,就是在吃飯的時候沒有給朱元章上酒肉,朱元章自當了皇帝之後,一直都是酒肉相伴,所以本身就非常奇怪,馬皇后這個時候就用了非常好的技巧,陰陽怪氣的說因為要枉死殺宋廉的事情,她要多做福事,所以不吃酒肉。

朱元章聽到此處也並沒有發火,雖然馬皇后不給他酒肉吃,他也只是悲傷地站起身,在第二天的時候就將宋廉赦免了,並且把他好好的安置在茂州地區,可以看出,這樣的爭吵是君臣之間的,但是效果是好的。

但是也有無法調和的,就像是這一次的郭桓桉...此桉的爆發讓朱元章大怒,同時對許多人都生出了猜忌之心,揚言要株連上萬人,一時間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唯恐自己被牽連。

就在所有人害怕帝王的怒火不敢進行勸諫的時候,馬皇后擔心朱元章會因為一時的不理智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給他自己留下汙名,於是,她再三對朱元章進行勸諫,但震怒之下的朱元章也衝著馬皇后怒斥了一句:“後宮不能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