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應天府之中,李善長正悠閒的喝著茶,茶是朱朗炒製出來的龍井茶,茶湯清亮,喝下之後,口中會有一個清甜的茶香,李善長輕輕一抿,真的是回味無窮。

但是就在李善長悠閒的時候,他的兒子李祺慌張的走了過來。

看到李善長之後,李祺連忙躬身十分慌張的道:“爹...要出大事了?”

“大事...什麼大事?”李善長嘴角露出了一絲輕蔑的微笑:“不管出了什麼大事,也不是你如此慌慌張張的理由。”

只是李祺卻壓著嗓音道:“胡惟庸有不臣之心。”

本來李祺認為自己的父親聽到這個訊息,一定會露出驚訝的表情,殊不知李善長卻冷笑一聲,跟著道:“看著吧,很快他胡惟庸就要來找我了,只是可惜呀,這個渾水,我可不想趟,但是我也不會制止他胡惟庸,你幫我稱病不見,我暫時也不朝了!”

“蛤...?”李善長的話讓李祺一個驚駭。

我們都知道李善長是跟隨朱元章打天下的大功臣,每次朱元章出征的時候,都留李善長留守後方,李善長每次都乾得很出色。

李善長對於朱元章而言,就相當於劉邦的蕭何,因此朱元章稱帝之後,就將李善長封為韓國公,同時賜給他丹書鐵券,丹書鐵券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免死金牌。

由此看來,作為建立明朝的大功臣,李善長的權勢可謂達到了頂峰。

之後,朱元章也對李善長十分和善,甚至還將女兒安樂公主嫁給了李善長的兒子李祺。

但是這是真實的朱元章和李善長的關係嗎?

其實並不是,要說到朱元章和李善長的關係,首先就要說說李善長的性格,關於李善長的性格,《明史》有明確記載:“善長外寬和,內多忮刻。”這是說他表裡不一,外表看似寬和,但是實際上,他睚眥必較。他常常依靠鄉土關係,拉幫結派,並對冒犯他的人極力排擠打壓。

據《明史》記載: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稍侵善長權,即按其罪奏黜之。

這裡是說當時的參議李飲冰和楊希聖,因為稍微侵犯了李善長的權力,李善長就把他倆以罪罷免。如果說李冰飲和楊希聖官小沒權威,那麼時任中書右丞的楊憲就不能這麼說了。

1367年“上適以事責丞相李善長”,楊憲便聯合檢校凌說、高見賢、夏煜攻擊李善長“無宰相才”。李善長心生嫉恨,後來抓住他犯錯的機會,“奏憲排擠大臣,放肆為奸”。導致楊憲遭到朱元章的殺害。

還有人可能會說,楊憲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人,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劉基。同年不久,朱元章就丞相一事徵求劉基意見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

是數欲害君,君乃為之地耶?

由此可見,李善長睚眥必較的性格以及之前對劉基的數次陷害,朱元章早已心知肚明。

李善長一直就想要陷害劉基,儘管沒有得逞,但是劉基對李善長也是心有顧忌,一次“李善長與中丞劉基爭法而訽”,“基不自安,請告歸。”

但是,即便如此,李善長及其心腹胡惟庸也沒有就此罷休,神機妙算的劉伯溫最終還是被胡惟庸毒死(原歷史)。

綜上來看,李善長是一個表面上很寬和,內心睚眥必較的人,又是一個心有怨恨就必然除之而後快的人。

除了性格,那麼就要看看朱元章和李善長有沒有積怨了,很顯然,積怨是有的。

1354年朱元章在去攻打除州的路上,李善長前來迎謁,兩人相見恨晚,李善長拿劉邦的例子激勵朱元章,朱元章甚喜。自此之後他就跟著朱元章征戰南北,忠心耿耿,多有勞功。

我們知道,之前朱元章曾因事責怪李善長,對李善長不滿,並有換相的想法。儘管後來朱元章還是讓他擔任了丞相。

但是,儘管如此,畢竟之前有“換相”一說,李善長對朱元章儘管心裡稍有平衡,但是還是有所芥蒂。

等到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獲罪之後,李善長“貴富極,意稍驕”,引起朱元章的不滿。李善長因病致仕,朱元章讓他在濠州監督中都的建造,這一呆就是好幾年。

雖然朱元章賜給他了很多賞賜作為補償,但是以李善長的性格,他肯定還是心有不滿。

朱元章可能也比較懂他,為了緩和這種尷尬的氣氛,1374年,提升了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和他的兒子的官制。1376年,朱元章又把臨安公主嫁給了李善長的長子。

可是,即使這樣似乎也平復不了李善長的怨氣。因為就在臨安公主大婚不久。

《明史》又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情:御史大夫汪廣洋、陳寧疏言:“善長狎寵自恣,陛下病不視朝幾及旬,不問候。駙馬都尉祺六日不朝,宣至殿前,又不引罪,大不敬。”

朱元章病了將近十日的時間,李善長連一句問候也沒有,他的兒子李祺經六日不上朝,也沒有告罪,這是對朱元章的大不敬,也是對朱元章不滿的表現。結果,朱元章就消減了李善長1800石的年俸。

從以上幾件事情可以看出,李善長與朱元章的關係其實已經大不如以前,他們之間的交往總是磕磕絆絆,不夠融洽,朱元章的幾次不滿和對他的“敲打”肯定讓他心中積怨不少。

這從他的性格以及他對待其他大臣的態度就可以推測出來。只不過,他面對的是皇帝朱元章,因此,只能選擇隱忍。但是,一但遇到好的時機,他可能就會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而這一次就是李善長的睚眥必報,要知道此時的李善長是大明的右相之尊,如果你是大明的右相,發現左相有不臣之心,你會怎麼做?

大部分的人當然是要去告訴皇帝了,可是李善長卻並沒有,不但沒有,李善長直接稱病不出,雖然不去幫胡惟庸,但是自己也不去阻止胡惟庸,他自認為自己可以坐山觀虎鬥,也讓朱元章吃吃癟,還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忠心,讓朱元章意識到自己錯了。

可是李善長卻將自己給算了進去,他是沒有想到,他自己的做法有多麼的不妥,很多人據此認為,朱元章雖然承認了李善長沒有參與胡惟庸桉。

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要清楚:朱元章雖然承認李善長確實沒有參與胡惟庸桉,但是,作為一個朝廷重臣卻沒有對這種謀逆之事進行檢舉揭發,這早已是罪不可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