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榔一直都在研究朱雄英的死亡之謎,首先朱榔排除了朱雄英是被人害死的,因為還真的沒有人對朱雄英有歹心,而且如果朱雄英是被人害死的,歷史上卻一點記錄都沒有留下,所以朱雄英被人害死的機率不是很大。

跟著朱榔就想起了一件事情,什麼事情,那就是天花。

天花這種疾病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有些陌生,但很多人也曾在影視劇上聽說過它。實際上,在古代天花是一個極其恐怖的病魔。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因為感染者在發病時全身都會佈滿紅疹,然後結痂,最後會在臉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稱麻子,故而得名天花。

天花最大的特點就是“人人平等”,其病原體天花病毒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和繁殖能力,病人去世以後,病毒依然能存活數月之久,致使無論種族、地位、年齡、性別,只要是人,就都有可能感染天花。

16世紀世界天花大流行之後,其發病率甚至跟今天的感冒一樣普遍。

歷史上有很多貴族乃至君王都死於天花,如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英國女王瑪麗二世,俄國沙皇彼得二世,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西班牙國王路易斯一世,清初的豫親王多鐸、順治皇帝、同治皇帝(另一說是死於“花柳病”)等等。

此外,英國女王尹麗莎白一世、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清朝康熙皇帝也因感染天花而毀容(臉上留下麻子)。

天花的死亡率大約在30%左右,雖然比鼠疫、肺結核等傳染病要低得多,但由於其“人人平等”的特點,所以其對人類社會的破壞性也是排在眾多傳染病前列的,很多史學家甚至評價天花流行是“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天花造成的有證據可考的死亡人數就在數億以上。

另外,天花最令人討厭的的地方就在於會毀容,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顏值都是人人追求的,而天花的存在極大地降低了人類的顏值。

中國民間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孩子生下才一半,出過天花才算全”,因為發病率太高,古代大街上隨便找一個人就有很大可能是“麻子臉”。

想到了天花,朱榔就有些懷疑,朱雄英是不是被天花給害死了,要知道,這個天花得到重視,還要等到清朝,天花第一次引起清朝的重視,是因為豫親王多鐸。

多鐸的親哥哥叫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是清朝初期八大****之一,年紀輕輕就隨著父親和哥哥沙場征戰,可以說清朝的疆土,正妻入關後,一大半都是這兄弟兩個打下來的。一生戰績,可見一斑。

多鐸是清朝著名的將軍,配享太廟,戰功彪炳,乾隆說多鐸為清朝開國諸王戰功之最。

可是這個無人可敵的男子,在三十六歲那一年,染上了天花。最終醫治無效,去世。

在面對天花的時候,縱使你是皇親國戚,也要聽天由命,看看能否有一線生機。

後來順治出家也和天花有關,根據歷史來講,好色的順治不會出家,可是順治年紀輕輕離世,不是因為愛妃董鄂妃的去世,而是因為順治染上了天花。

在順治當政期間,北京曾經大規模的爆發過一次天花,當時身為皇帝的順治,沒有陪著自己的子民共同面對,而是先一步躲到了荒山野嶺,就是為了離開北京,避免沾染天花。

可是千防萬防,順治還是沒有躲過天花。在順治24歲那一年,染上了天花,不過五天,病重不治身亡。

天花,哪管你是大將軍,還是帝王,只要染上,就是生死一線。

作為順治的兒子康熙,能順利登上皇位,還是要取決於自己幼年時期得過天花,並且順利痊癒長大。所以在抉擇皇位繼承人的時候,康熙就擁有了別人沒有的一項優勢,最終脫穎而出。可能天花也沒有想到,自己還有幫助別人登基的功能。

康熙在登基後,開始不再躲避天花,而是想方設法像滅除天花。

甚至為了推行天花的種痘方法,率先在皇宮內,拿皇子當作試驗品,從而推廣全國。也因為康熙的善舉,此後百年,清朝再也沒有爆發過大面積死亡的天花。

種痘雖然不能徹底滅除天花,可是卻有八成的成功率。

中國暫時戰勝了天花,同時間的外國人卻深陷天花的困擾,年年有百萬人死於天花。最終航海而來,將清朝的種痘方式推行至世界。這也是康乾盛世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清朝和明朝是挨著的,並且此時的西方國家正在大流行天花,朱榔認為天花是很有可能害死朱雄英的病情,所以朱榔就開始著手研究起來種牛痘。

說真的,牛痘很好研究,朱榔已經試驗成功了,也收集了相當多的牛痘,自己的幾個孩子也全部都種了下去,但是給朱雄英種,卻讓朱榔感覺到一絲棘手。

為什麼說朱朗感覺棘手,首先朱榔不確定朱雄英是不是得天花死的,如果是的話,會不會是自己的這個牛痘引起的,如果朱雄英種了牛痘之後死了,那麼他朱榔就有了害死太子嫡子的嫌疑,朱榔勢必會引起朱標和朱元章的敵視,並且朝堂上也不會再對自己有任何包容。

付出的實在是太多了,朱雄英死了,朱榔袖手旁觀其實是最好的,這樣朱榔什麼責任都不需要擔,可是每每的朱榔想起一個小人跟著自己的屁股後面喊叔父,朱榔就有些心疼。

朱雄英才八歲呀,他不該死的,他有著比任何人都是好的前程,他真的很乖巧,他不應該就這麼死去的,想到這裡,就算是朱榔也是糾結了起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