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再獻農具麥釤(第1/2頁)
章節報錯
“失敗了...這怎麼可能...?”
應天一家酒樓之中,一位年紀大約十五歲的一個小女孩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身邊的人問道:“是我親自帶著朱朗進了夢瑤姑娘的甕池,也是我親自將甕池的木門給鎖了起來。
這件事情怎麼可能會失敗?”
“三娘,我知道你已經完成的很好了,但是失敗就是失敗,小順子已經自盡了,這是剛剛從裡面傳回來的訊息, 朱朗沒有下獄,小順子自盡,你說我們的這次行動怎麼可能不是失敗了。”一位明顯不是漢人的中年男子看著小女孩道。
“這說不通呀...朱標看到自己的女人和朱朗赤裸的待在甕池中,怎麼會一點都沒有生氣?”那位小女孩看著中年男子道:“是不是訊息有誤呀,朱朗這個時候應該已經被抓了,朱標也應該在大發雷霆。”
“真的沒有...這件事情雖然直接被捅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但是我得到的訊息來看, 朱朗和朱標之間應該一點隔閡都沒有產生,說真的,我也不知道到底事情出現了什麼問題,只是我收到的訊息就是任務失敗,小順子自盡。”
“這叫什麼事情,難道我們做了這麼多的努力,就這樣結束了,還搭了一個小順子,我也被朱朗見過了面貌,這次要是弄不亂這應天,我們的營救計劃,是不是還要推遲?”小女孩無語的看著中年男子。
只是這個時候,中年男子卻露出了一個詭異的笑容:“不...既然太子我們動不起來,那麼就將衛國公府給賣出去。”
“賣曹妙真?”小女孩有些皺眉:“賣了她,我們的人還怎麼進來?”
“這不是我們去管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應天給擾亂就可以了, 如果當朱元璋知道, 這次挑撥是他的次子和衛國公府的曹妙真弄出來的, 那麼就有好戲看了,我倒要看看這朱元璋是動還是不動。”中年男子笑著摸了摸自己的大鬍子。
“這不是我管的事情, 我只是知道,我的臉暴露了,我什麼時候離開應天。”小女孩問道。
“你下午就走,去中都,這次你去中都也有任務,任務的核心就是挑撥中都那些服役的百姓和官員的關係,聯合白蓮,這次要是可以挑起一次內亂,你就是大功一件,你在大都的父母弟弟妹妹就會得到最好的照顧了。”
“我知道了,我下午就走...。”說完,小女孩直接走出了房間,看著小女孩離開之後,中年男子收斂起了笑容,也走出了房間,不過,剛剛走出了房間的中年男子, 忽然氣質一變, 看著對面的夥計立即露出了掌櫃的表情道:“今天生意怎麼樣?”
夥計連忙笑著回答:“掌櫃的, 還真的不錯,您呀,這次進的茶葉太好了,都說這茶香。”
“哈哈...那就好,過年要是賺了錢,你們都有賞。”中年男子豪氣的笑了起來。
“多謝掌櫃的...。”夥計也是歡喜不已。
僅僅是一瞬間的時間,這位中年男子變成了這家酒樓憨憨的掌櫃。
...............................
“駕...。”與此同時,朱朗抱著麥釤衝回來皇宮,來到了朱元璋和馬皇后一起種地的地方,這裡被朱元璋叫做農園。
朱元璋這個皇帝,是整個華夏曆史中,最樸素的,因為在元末饑荒年頭,親人餓死不少,自己也差點餓死,所以,他極其重視生產勞動也就順理成章。
在應天修建皇宮時,朱元璋立足於莊重儉樸,下令將所有雕琢綺麗的宮廷設計一律都取消,減少彩繪工程,不搞奢華裝修,“皆樸素不為飾”。
作為地位至高、權力無邊的皇帝,朱元璋的“辦公室”不搞繁文縟節的裝潢,而是在殿堂牆上、屏風上都寫著歷代治平的典章格言、警句,以鞭策自己勤奮工作。
有意思的是,他還不允許妃嬪們把後宮搞得綺麗香豔、繁花似錦,而是在牆壁與屏風上畫耕織圖,以最直觀的圖片教育妃嬪們要勤奮、不能懶惰。
大明朝“第一夫人”馬皇后常常親自紡紗織布。
史料顯示,明初應天皇宮最大的特點是亭臺樓閣少,山水花木少。那麼,皇宮內的空地都做什麼呢?
朱元璋指示,宮內空地都開闢為菜地園圃,栽種應時蔬菜,供應皇家廚房。朱元璋一有空,或者批奏摺批累了,就跑到皇宮內的園子裡轉轉,看宮裡人給菜地澆水、施肥、鋤草、捉蟲子,看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地指點一番,這堪稱是這位“愛勞動”的皇帝的一大樂趣。
農園就是朱元璋在皇宮中種糧食的地方,此時的農園中已經有三畝的麥子成熟了,朱朗因為來回騎馬,所以速度很快,不過,到了農園之後,也是滿頭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