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了...!”馬皇后笑著在外面喊了一聲,這個時候朱元章起身道:“好了...沐英鎮守雲南的事情,就這麼定了,其他的話不要說了...現在我們去吃飯。”

“是...!”朱家的孩子們全部起身,朱朗,朱標陪在左右,一起前往吃飯的宮中。

朱家的一頓過年團圓餐,其實也不是那麼的豪華,汪大娘親手包好的羊肉餃子,還有馬皇后去親自做的一桌菜,這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菜餚。

一群人有吃有喝,這樣大明的洪武九年也就過去,第二天大明的洪武十年就來了,這一年,朱朗會要離開應天,前往山東,因為那裡的倭寇太猖獗了。

這些倭寇真的是很煩人,倭寇在七十元代就已經有了,“海禁”政策也是因為倭寇襲擾。

同時,還有一種論調,倭寇興起是因為大明商人,說是大明商人自己裝倭寇,殺自己人奪錢財,其實,這種論調同樣,只拿明朝中後期的倭寇史來否定元明時期的倭寇問題。是為日本擺脫自身責任的一種錯誤觀點。當然,是無惡意的。

日本倭寇是有主人的,大明商人的作用不宜誇大

起初,朱元章建國後,因為交通、通訊等問題,造成他對日本政局有錯誤認識。因此,派出去的使節與南朝發生關係。結果,南朝的強硬令朱元章很是生氣。後來,北朝天皇、足利幕府與明朝永樂元年產生關係(可能是因朱棣在北京的緣故吧,資訊取得更方便些)。

但是,足利幕府是一個弱勢幕府,對於對馬、九州等地的大名(諸侯)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因此,從南北朝開始一直到室町幕府滅亡,都不能對倭寇進行有效控制。在與明朝關係還不錯的情況下,倭寇問題並沒有解決。

朱元章認為,既然你是中央政府就必須要約束自己的國民和臣屬。為此,幾次與足利幕府發生衝突。為了讓明朝與足利幕府產生不滿,有利於日本的各地諸侯勢力存在。

對馬、一歧島、北九州的肥前松浦的“三島倭寇”的諸侯領導,就有意識地派出倭寇對我進行襲擾。同時,各種仇恨室町幕府的勢力、權力爭奪的失敗者,以及各類草寇等一起組成了洪流。不斷地衝擊大明朝國防。

如果說大明商人在裡面有關係的話,那已經是明朝中後期了,到了明朝中後期,大明商人為了迫使中央政府支援海外貿易特別是私人海外貿易,與日本倭寇的主人進行了合作。

我們透過《太祖實錄》《成祖實錄》記載,將一些比較大的倭寇桉例列出,可見倭寇問題其實問題並不輕。

洪武二年夏四月戊子:升太倉衛指揮僉事翁德為指揮副使,先是倭寇出沒海島中數侵掠蘇州崇明,殺傷居民、奪財貨,沿海之地皆患之。德時守太倉率官軍出海捕之,遂敗其眾,獲倭寇九十二人得其兵器。

洪武五年六月己丑:命羽林衛指揮使毛驤於顯指揮同知袁義等領兵捕逐蘇松溫臺瀕海諸郡倭寇。

洪武五年六月癸卯:指揮使毛驤敗倭寇於溫州下湖山追至石塘大洋獲倭船十二艘生擒一百三十餘人及倭弓等器送京師。

洪武五年七月甲申:詔浙江福建瀕海九衛,造海舟六百六十艘以御倭寇。

上諭中書省臣,曰:自兵興以來百姓供給頗煩,今復有興作乃重勞之,然所以為此者為百姓去殘害,保父母妻子也,朕恐有司因此重科吾民,反致怨讟爾中書其榜,諭之違者罪不赦。

省臣對曰:陛下愛民而預防其患所費少而所利大,臣嘗聞倭寇所至人民一空,較之造船之費何翅千百,若船成備禦有具,瀕海之民可以樂業。所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又何怨?但有司之禁不得不嚴,先是瀕海州縣屢被倭害官軍逐捕往往乏舟,不能追擊,故有是命。

這些倭寇有幾千人,船也有幾百條,這已經具備了攻破城市、衛所的較具規模的持久作戰抗援助能力。

為了應對這樣的倭寇,朱元章已經準備海禁了,更無語的是,現在朝鮮跟倭寇更近,倭寇首先進犯的就是朝鮮,朝鮮也曾經用過“花錢買太平”的手段,當時的倭寇人不是吃不飽穿不暖嘛,朝鮮就接受了倭人使節進貢的土特產,賞賜給他們糧食、皮張、布匹等。但朝鮮畢竟國小賞賜的禮物不夠分。為此,倭寇才大舉進犯大明搶奪大明產品。

因為倭寇的土特產就那麼多,根本不能滿足朝鮮百姓的需求。

正是為了與朝鮮經貿,倭寇不斷騷擾大明,進而開拓出賺取利潤的需求,擺脫了糧食、衣物的生存性需求。為了讓自己不被倭寇騷擾,朝鮮終於同意幫助倭寇銷贓,並專門設定了對倭寇貿易城市和機構。

有人說朝鮮不是決定跟著大明走,這朝鮮的名字還是明朝朱元章給賜的。

這個是真的,原來朝鮮不叫朝鮮,還叫高麗,宋元時期,由於中原軍事的衰落,朝鮮被迫先後臣服於契丹,遼,金,蒙古,基本上可以說與中原斷了聯絡,一直到明朝朱元章在位時期,高麗國王派李成桂進攻大明朝,而李成桂則自作主張,趁機發動兵變,一邊攻擊高麗,另一邊向大明示好,高麗國王下臺以後,李成桂自立為王。

這也是李桂成請朱元章為自己的國家起國號的原因,讓朝鮮依附於大明王朝,能夠在別的國家來犯的時候出面替自己解決,畢竟,自己國家國小人少,勢單力薄。

但是後來朝鮮為什麼和倭寇好了,那是因為李成桂也不是好東西,他看到洪武六年的時候,徐達敗於北元之手,跟著立即就和倭寇眉來眼去,說白了就是個投機者。

正好朱元章那個時候也下旨,專心的發展農業生產,也就沒有去管朝鮮,這朝鮮以為大明不行了,就更加抱住了倭寇的大腿。

只是時代不一樣了,朱朗已經決定洪武十年四月正式出兵山東,要在山東為起點,用一年的時間,剿殺倭寇,跟著以倭寇為根基,殺向倭島,朱朗的意思就是要佔領倭島,拿下倭島的金銀礦。

當然了,在此之前,朱朗還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明代皇帝都喜歡做的事情,也是那位朱檀愛做的事情,就是迷信...朱姓皇帝也不知道是出了什麼問題,都十分的相信神仙,長生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道教在有明一代備受統治者崇奉,而且明代許多皇帝與藩王的死亡都與崇道有一定聯絡。

明初,明太祖朱元章因道教陰佑社稷的功用而推崇道教,道教借勢開始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