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三章 閱兵震使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上古時期開始,中華文明一直引領著世界的發展,華夏人民穿綢緞在華麗的宮殿裡面品茶的時候,很多西方國家還光屁股在外面蹦躂,所以古代中國以天朝上國自居這是不誇張的,只可惜清朝滿人入關,開始自大的閉關鎖國,扼殺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讓中國經歷了百年的黑暗時代。
說到底,一個國家的強大最終都要依靠軍事力量,比如宋朝重文輕武,最終造就了“靖康之恥”,燕雲十六州一直被人佔領,而軍事實力的展現要麼透過戰場較量,打得敵人毫無招架之力,要麼就是軍事演習,讓敵人看到自己的強大,不敢有侵犯的想法。
而相比之下大閱兵是最有效的辦法,同時也不像真正那樣對國力有極大的消耗。
朱朗現在要做的就是一場最震撼,也是最有效的大閱兵,朱朗要將此次來大明的27個國家使團全部臣服,從此不敢在造次。
要知道自從1368年,25萬明軍大舉北伐,徐達常遇春等直指大都,所向披靡。
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深夜出逃,退回蒙古高原,史稱“北元”,元朝作為一箇中原帝國的時期結束。
元朝覆滅後,官員作鳥獸散,很多官員出走西域,繼續堅持抗明鬥爭。由於當時的蒙古四大汗國還剩三個,因此明朝面臨的蒙古壓力依然很大。
1370年,中亞的西察合臺汗國權臣帖木兒篡位,隨後建立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建立後,開始四處擴張。他自詡為蒙古人後裔,對明朝心懷仇恨,因此帖木兒一直在做進攻明朝的準備。
為拉攏更多同夥,帖木兒在中亞的撒馬爾幹舉行“蒙古人大會”,高調宣佈要“反明覆元”。但尷尬的是,真正的蒙古人部落韃靼和瓦剌並未參會,他們跑到南京將帖木兒開會的訊息告訴了朱元章。
《青葫劍仙》
為掩人耳目,帖木兒帝國剛建立時,主動向明朝稱臣。但明朝並未放鬆警惕,朱元章扶持東察合臺汗國作為大明屏障,同時在哈密囤積重兵。
後來帖木兒準備妥當,大舉東征,朱元章迅速整軍防禦。不料在路上帖木兒突然病重一命嗚呼。不僅導致遠征泡湯,連帝國也給搞得四分五裂。
帖木兒死後,繼任者沙哈魯改變仇明的政策,主動向明朝通好,宗藩關係得到恢復。不過,帖木兒的死雖避免了明帖大戰,但對明朝來說卻並不是好事。
看似躲過一劫,實際上很多人認為明朝之所以能夠保全,完全是因為帖木兒的死。要是帖木兒不死,明朝不一定能成功,說白了,明朝就是靠運氣!
這就很尷尬了!因為少了這一戰,大家不知道明朝的實力,所以自然難以服眾。
要知道,所謂的以德服人完全是建立在強大實力之上,而戰爭就是展示實力的最好方式!
此時的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在帖木兒帝國衰落之際,趁機崛起,控制了紅海流域,並嚴禁東方船隊進入。
而此時的東方船隊,基本也就等於明朝船隊。所以一定要找個秀肌肉的機會,讓各國真正心悅誠服。戰爭的理由不好找還燒錢,閱兵是比較好的選擇。
這次由朱朗策劃,朱標,朱棡,朱棣,朱橚輔助,一起進行這次的洪武大閱兵,其中大軍直接調了十萬左右,其中包括了應天的十二衛:三千營,五軍營,神機營,廣西雲南四川等地特種兵:白桿兵,土狼兵等,其中還有高科技部隊:神威大炮(虎威炮),火龍槍,一窩蜂,安南統,火龍車等。
當然了,最強的還是那一百門的佛郎機火炮!
其中大明的精銳盡顯,三千營
三千營清一色騎兵,因開始時只有三千人,故稱三千營。曾經在征服韃靼(蒙古)時候大放異彩,武器多為狼牙棒。主要就是給外國友人表演了一下突擊戰術的風采。
五軍營
五軍營分別為:殫忠營、效義營、十二營、圍子手營、幼官舍人營。是以精銳步兵為主的組合。有多精銳呢?差不多就是在變換陣法的時候,步調一致,軍容整齊。主要就是表演了一下快速變換陣型。
神機營
神機營,王牌高科技部隊,統一攜帶火炮,火槍。他們表演的其中一個專案,就是朱朗開創的三行火統戰法,這個戰法也就是領先了日本,歐洲100多年左右開發出來並使用而已。
廣西雲南四川等地特種兵,向國際友人展示了我們中國少數民族的戰鬥力。
白桿兵
白桿兵,屬於山地作戰兵種,武器為長槍配倒勾,再配鐵環。由於槍身多為白臘樹材料製作,故稱白桿兵。鉤可砍可拉,環則可作錘擊武器。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數十杆長矛鉤環相接,可以越山攀牆。值得一提的是,此兵種在後來的大明帝國也曾經打過很多漂亮仗。
土狼兵
土狼兵,多由廣西壯土兩族人組成,刀槍劍弩樣樣精通。在抗倭戰爭也經常出現,而且表現非常的勇勐,又稱廣西狼兵。
接下來是高科技環節介紹,由於比較多,所以隨便挑兩個說說。
佛郎機火炮
佛郎機火炮,是當時最先進的火炮。威力巨大,可以毫不費力的把城牆轟塌。而當時很多國家都沒有見過威力如此之大的武器的,所以有些使臣被深深震撼到了!
火龍車
看到火龍車這個名字你可能有點納悶,難道是一條龍形狀噴火的車?其實不是,火龍指的是火統(槍)之類的武器,而車就是戰車。戰車前部多為頭削尖的木樁,也就是“拒馬”。
用來抵抗騎兵的衝擊非常有效果,戰法很簡單卻足夠暴力,就是等你快到跟前的時候給你來幾槍,就算不死衝到車前也會被拒馬插死!
朱元章站在高高的高臺之上,得意的看著周圍的使節,跟著大手一揮,閱兵開始:
一共二十二個方陣,踏步而來,這二十二個方陣就是大明最強的海龍軍,此時的大明海龍軍已經有軍隊五萬,此次組建成了二十二個方陣。
其中更是有槍兵,刀盾兵,斧兵,弓兵,火槍兵,騎兵等多個兵種,當這些整齊的智慧用豆腐塊的軍陣從高臺走過,當這些方陣來到了高臺前齊聲高呼:“首戰用我,用我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