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九章 雲南使節求親(第1/2頁)
章節報錯
“左兄...!”
“鄭兄...!”
明德門前,禮部尚書鄭九成和雲南偽粱王的屬下左德見了面,這位左德其實就是一名漢人,本來呀,左德是一名書生,心中也算是有溝壑,不過,去元朝科舉的時候從來就沒有中過,這讓左德心灰意冷。
嘿喲...這元朝科舉呀,漢人不管你有多們高的學識,想要中舉那是很艱難的,元朝科舉真的是一言難盡。
從隋唐帝國開始,科舉考試就逐漸成了社會上下層流動的階梯,到了宋代流量突然加大,保證了社會精英能窮經皓首一心苦讀,終生為統治階層所用。
蒙古汗國其實早在窩闊臺汗時期,就搞過一次“戊戌選試”,選拔了少量漢族儒生充實官員隊伍。但直到半個多世紀後的元仁宗時代(公元1313年),元廷才順應民意恢復了科舉制度,然而仍舊堅持“四民分等”的分化政策,好事並沒有辦好。
無論考試還是錄取,蒙古人、色目人都是單列進行,不與漢族同等考量。科目上,蒙古人、色目人只考兩場,漢人、南人則需要考三場;錄取時,蒙古色目為一榜,漢人南人為另一榜。
當然,如果你是家學淵源,漢化較深的蒙古人,想要考漢人的科目,這也是鼓勵的,但放榜時,會被抬高一等錄取。
那麼錄取名額是否按人口比例劃分呢?
對不起,雖然漢人、南人的考生數,要遠遠超過蒙古和色目人,但是四類人的錄取人數卻是一樣的,鄉試與會試,總共錄取100人,四個等級均分,各為25人,進入最終的殿試。
根據地域的不同,例如河南行省錄取漢人會多一點,江浙行省則錄取南人偏多一點,但全國總數中的比例,這是政策紅線,決不能突破的。
對於注重教育、窮經皓首、立志“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漢族知識分子來說,這樣的歧視制度,著實突破底線了,有點“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意思。
左德曾經心灰意冷的時候寫過一首詩:
儒生心事良獨苦,皓首窮經何所補?胸中經國皆遠謀,獻納何由達明主?
是啊,朝堂上達不到“明主”,那就只有在草莽之間尋一個“大明”之主,敢教日月換新天了。
可是這位左德比一般的考生還要倒黴,蒙古入侵中原之初,就有掠奪人口的傳統,元王朝建立之後,這種掠奪也並未停止。
那個時候,蒙古人必須要從漢地吸取人力物力,發展農業,才能使得這些城市的繁華得到維持。因此元代有“窮極江南,富誇塞北”的說法。
蒙古高原降水稀少,氣候惡劣,適宜農耕的地區分散,屯墾成本大,收益小。而蒙古人本族又往往不願意從事農業,且農業技術也低下。因此元代蒙古高原的農業,主要依靠的還是被遷移或者搶來的漢人。
左德一次因為心情鬱悶醉酒倒在路邊,直接被人給抬走了,本來是要弄到北邊種田的,可是誰知道,陰差陽錯居然被弄到了雲南,這雲南已經說過了瘴氣很多,左德中了瘴氣,就在快要死的時候,梁王救了他,不但救了他,還發現了左德的才華,跟著就留在了身邊。
這一留就是幾十年。
“左德兄,匆匆一別數十年,風采依舊呀...!”鄭九成笑著對左德拱手。
這兩人其實曾經是一起趕考的舉子,兩人雙雙落榜,不過,鄭九成運氣更好,沒有被賣了。
“九成兄...我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一天重回故土,再見故人,這次我可是帶著和平的誠意來的...請看我的禮品。”說完,左德一指身後的大車小輛。
說真的,東西倒是挺多的,但是卻基本上都是一些山中野貨,根本就沒有黃金白銀這樣的硬通貨,說白了,就是來蹭回禮的,不過,左德這樣說,你也只能聽著,也不好回應。
鄭九成聽完哈哈大笑的道:“左德兄,你就放心好了,我已經上報給了陛下,說你們這次是誠心來求和平的,要知道陛下也是渴望和平的,所以只要你們有誠心,這次的事情一定會圓滿解決的。”
“好...那我們就一起努力。”左德微微一笑,不過,笑完左德看著鄭九成道:“九成兄,我要求你一件事情。”
“說...我們直接用不到求這個字,有什麼請求就說出來,我一定全力幫忙。”鄭九成表現的十分乾脆。
這個時候,左德感激的道:“其實也只是一件小事,我希望九成兄幫我通緝一個人,這個人叫段英,曾經是我帳下的一名侍衛,可是這名侍衛和王爺府的丫鬟私通,被王爺發現之後,在王爺府中殺了很多人逃離。
有人說這個段英已經逃到了應天,我這裡有段英的畫像,我希望王爺可以幫我發下海捕文書通緝他。”
說著,左德拿出了段英的畫像,一邊的鄭九成毫不猶豫的道:“就這件事情呀,你放心好了,沒有問題...!”
左德哈哈一笑,說了一聲感謝,跟著就在鄭九成的引領下,兩人一起進了應天府中。
...........................
第二天左德上了朝,面對朱元章之後,左德將這次帶來的禮品都給送到了朱元章的面前,跟著又吹噓了朱元章足足五分鐘,這五分鐘吹的朱元章都尷尬了,嘴角露出了不自覺的尷尬神色。
不過,左德卻吹的很爽快,等吹完了之後,左德這邊也是亮出了真正的獠牙,朱元章想要和平可以,雲南粱王也想要和平,但是這和平是要付出代價的,偽粱王提出,這次大明和雲南可以效彷唐朝時候,李世民讓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一樣。
不但可以讓雲南重歸大明版圖,還能成就一段千古佳話,說完,左德跪了下來,代替偽梁王求娶大明寧國公主...!
這一下朱元章傻眼了,他完全沒有想到對方會來這麼一出,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在胡惟庸機靈,連忙出聲道:“帝姬嫁娶,可不是簡單的,這還必須要和皇后娘娘,畢竟婚姻大事父母之命,母親不在不好作答,希望左使節可以給予一些時間...!”
這話說的滴水不漏,左德也只能無奈答應,當然了,左德也知道,如果現在無法讓朱元章答應,時間拖的越長也就越麻煩。
早朝結束,朱元章風風火火的回宮了,對於粱王的求娶公主,朱元章有些糾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