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二章 秋心湖小鎮(第1/2頁)
章節報錯
秋心湖現在正在修建一個小區,小區的名字就叫秋心湖小鎮,一共十八棟建築,一棟十戶,就是一百八十戶,現在樣板間已經完成了,一套房的價格三萬兩到五萬兩左右。
這個小區會建得很現代化的小區一樣,在裡面買了房子之後,每月還有物業費。
當然了...周邊的設施也是最好的,商場,遊樂場,動物園,賭場...最重要的是,朱朗已經對外宣佈會在秋心湖的小區周邊再建立一個書院。
而且重要的是這所書院是官學所辦。
有人會訝異,這官學辦的和私學辦的有什麼差別。
這裡差別就大了,中國書院展最好的時期,是宋朝。宋朝重文輕武,統治階級極力拉攏寒門士子,將希望寄於這些人身上,想利用他們對抗舊貴族。科舉制度,是當時唯一一種對寒門士子有利的人才選拔制度,因此受到了宋朝統治者的大力推行,書院也水漲船高。
但是元朝時,少數民族政權並不重視文人,科舉制度曾被長時間廢除,書院發展受到阻礙。好在宋朝時書院打下了雄厚的群眾基礎,且少數民族政權並沒有完全廢除科舉制,所以書院仍然留存了下來。
明朝時,書院重新復興,不過卻開始被嚴格區分開。宋朝時,書院雖也分為官學和私學,不過二者的界限並不明顯。官學和私學之間,可能會相互轉化,也出現了一些官私合辦的書院。而明朝的官學和私學,界限非常明顯。
初期時,明朝書院就被非常嚴格地劃分為兩種不同性質的教育機構:官學,指國子監這種完全由政府掌控的教育機構;私學,指屬於民間的辦學組織。
書院這一名詞,在明朝通常專指私學,和政府主辦的官學完全不同。
由民間承辦的書院,在很多方面都受政府限制,自主性遠不如宋朝。明朝書院有非常鮮明的特點,那就是以講為學、以會為學,這樣的教育理念更偏重理論,所以明朝書院日常會有大量的學術討論活動。
明初時書院多被改為地方學校和社學,政府出面創辦官方的國子監!
書院的這些特點,也是被政府多次限制後逐漸形成的特色。因為官學的存在,政府對書院這種私學並不支援,封建制度下的私學,對統治階級而言是一種多餘的存在,且很可能在傳播一些對統治階級非常不利的思想。
無論中外,古時都曾出現過文字獄的事件,歸其根本就是統治階級思想上的統治地位受到了挑釁。專制制度下更容易出現文字獄現象,正是因為專制制度下獨裁的統治者更容易對這種挑釁做出過激反應。
明朝初期,朱元章建立了以國子監為主的官學,將書院徹底排擠在思想統治之外,給書院帶去了不小的打擊。好在新朝建立未穩,朱元章不願意過度和文人交惡,所以並沒有對私學有更多的限制。
但是老百姓不是傻子,他們可以體會到官學和私學的區別,特別是那些商人,朱朗承諾只要在秋心湖小區買房的房主,家中的孩子就可以就近去讀官學所辦的學堂,你說,這些人會不會搶破腦袋?
..............................
“我不管...反正我已經承諾過了,所以我家的人必須要有一套。”
秋心湖的小區邊上,徐妙錦正在磨著沉清奕,因為朱朗已經將買賣房子的權利直接給了沉清奕,他自己是樂得清閒,只是苦了沉清奕,現在睡覺的時候,沉清奕都大喊,沒了,沒了,沒有名額了。
微微的往搖椅上一靠,朱朗的眼睛還沒有閉上,朱標不知道從哪裡走了過來,直接拿起了朱朗的水果一口啃下半顆嘿嘿的笑道:“房子都賣完了?”
“大哥怎麼來了?”朱朗有些詫異,不是說今天商量進攻雲南的事情,怎麼自己的大哥這麼早就來自這裡了。
“怎麼,大哥不能來...別和我打馬虎眼,我要二十套。”朱標直接坐在了朱朗的身邊,一雙眼睛死死的看著朱朗。
“我的親大哥,你要二十套,父皇也要二十套,母后一來了,一開始也是二十套,你自己算算,我已經沒了多少套,還有宮中的各位娘娘,一個一個都來求...這裡總共就只有一百八十套,我能變出房子來?”朱朗一個無語。
這秋心湖小區開建以來,就引起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惦記,樣板間建好之後,看房的人是一批又一批,這裡面達官貴人,商賈富豪,那是絡繹不絕,現代化的設施瞬間亮瞎了這群明朝有錢人的眼睛。
自來水,馬桶,玻璃門窗,沙發,軟床...各種現代的傢俱直接讓這些明朝有錢人感覺到了窒息的感覺,這裡也真的太好了,所以這些看房的人想都沒有想,就要求一個人來一套甚至十套。
可是都要,房子就那麼多套,怎麼可能都有,這裡就要顯示出關係的重要了,其實古人和咱們也一樣,找關係呀,那可以搞掂朱朗的關係有哪幾位?
朱元章,朱標,馬皇后,汪大娘...其餘的人,說真的還真的管不到朱朗的身上,這汪大娘的好朋友,基本上也沒有人能花幾萬兩來買這個房子。
倒是有兩三個玩得好的老姐妹,悄咪咪的接了一些比較會鑽營人心商賈的錢,向汪大娘要了一個名額,轉手就給了商賈,商賈則是給了幾百兩的好處費。
汪大娘雖然知道了,也不生氣,她其實也想給自己的老姐妹們一點福利,畢竟人就一直陪玩,不能讓人家白乾呀。
汪大娘的套數不是很多,倒是朱元章,朱標,馬皇后這邊,朱朗有些頭疼了,因為這些人上來就是二十套,朱朗沒有那麼多的房子。
《仙木奇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