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們開始訓練了,而在新兵們訓練的時候,我們的朱朗則是正在高溫之下,那是一座小高爐,單體爐最高達4.8米,最低僅2.2米;爐壁厚度最薄28厘米,最厚42厘米。圓柱形爐體, 爐身全部用紅磚漿砌而成,內層抹有耐火泥;底部設有投柴口、進風口、出鐵口。

這種小高爐曾經是土法煉鋼的重要角色。

為什麼要建造這樣的小高爐,因為玻璃的燒製需要高溫,這樣的小高爐在加上石油,就可以達到高溫...必須要石油呀。

因為玻璃的原材料很簡單,其實就是沙子,石灰,這些在古代都是可以很輕鬆得到的。

有了原材料,接著就是開始燒製了。

把這些原材料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後放進窯洞裡燒製,燒製的溫度必須達到1600度左右才可以。

而我們用的柴火,煤炭,焦炭都沒有1600度,但是石油有,在中國古代,石油太多,多到受不住地質運動的壓力,都流到地上了,所以,這個也很好搞到。

如果還沒有石油這個名字,石油在古代別稱有很多大概就是:洧水、石漆、石脂水、火油這幾個稱呼。大家換換問問看就可以了。

只要你可以將溫度加熱到1600度,將沙子,石灰...這些東西都燒成成均勻、無氣泡的液態玻璃,後面就簡單了,只要將這些液態玻璃倒進你想要的模具裡冷卻就好了。

可以是各式各樣的模具,玻璃杯,玻璃碗, 玻璃飾品,玻璃裝飾,什麼玻璃獅子,玻璃孔雀,甚至是代表了皇權的玻璃龍。

朱朗第一件製作的玻璃物品就是一條盤旋著的玻璃龍,是用來送給朱元璋的,要知道朱元璋對玻璃物品其實很感興趣的。

在古代,無論哪個國家,玻璃都是奢侈品,任何一名權貴都無法對玻璃不感興趣。

玻璃都是直到十三世紀玻璃的煉製才開始完善,到了十七世紀,玻璃才開始大眾化,那麼在這之前,玻璃都是奢侈品,唐詩裡面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詩句,這個夜光杯就是玻璃杯。

玻璃,在中國古代被稱為琉璃,是隻有貴族才能使用的高階產品, 其價格與黃金等價。

朱朗迫不及待的親自把控玻璃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古代的造船業實在是太費錢了,永樂期間, 鄭和下西洋花費白銀600萬兩,這麼龐大的開支,相當於當時國庫年收出的兩倍。

以上花費還不包括當初造船的支出,建造和修補一艘船,平均需要1600兩白銀,每次出航,船隊平均需要船隻260多艘,建造和維修費用又是幾十萬兩銀子。

如果再加上造船的支出,一艘32丈的海船...就算算裸船的價格,遠洋海船的“長寬比例”約將近江、湖漕船的兩倍左右,由此推論在“用料”上同樣長的遠洋海船比普通船約多用三分之一以上,應該不過分。

且遠洋海船應該用料不會比漕船差,取楠木材質吧!

則按遠洋海船的長寬比例工藝造一艘漕船的“底船”用料價,應約160兩左右。

幾何學:多面體等量增大n倍,則它的每個面的面積應增大(n的平方)倍,這是拿等邊多邊形來比對的,相差應該不會太多。

我們之前取的遠洋海船的平均長度32丈,則是按遠洋海船的長寬比例工藝造的漕船等量增大4.7倍,由此造船面積應增大約22.1倍。

由此推論造一艘遠洋海船的“底船”用料銀為:160*22.1=3536兩且海船應為雙底船(此處找不到漕船是不是雙底),但“底船”總要加船幫、船艙等船上的基礎物件才是完整的“裸船”,因船幫等物件不用考慮壓力等因素用料可能不會太高,但面積在哪放著呢,把“底船”造價提升一倍當做“裸船”的用料銀應該不算過分哦。

由此得出:一艘32丈長的遠洋海船的“裸船”用料銀為3536*2=7072兩。

這是裸船,隨後還要在這裸船上加各種各樣的設施,所以全部加起來,至少需要一萬兩白銀一艘,一艘一萬兩,十艘就是十萬兩,一百艘就是一百萬兩。

要想組成一支有些規模的船隊,一百艘應該還是必須的吧,造船需要一百萬兩白銀,跟著每年還需要幾十萬白銀的維修,這船在海上和陸地上可以完全不一樣的,它需要每月都要保養和養護。

鄭和下西洋不僅沒有給大明帶來巨大的財富,還造成巨大的財富外流。

透過向“朝貢”著的大量賞賜,使得中國的銅錢不斷外流,造成了國內銅錢稀缺,紙幣(大明寶鈔)貶值。宣德年間,大米、棉布等物資的價格比洪武年間上漲了50倍,布匹的價格更是上漲了300多倍。

通貨膨脹嚴重打擊了工商業的發展,也嚴重損害了普通百姓的利益。誠如侍講鄒緝上疏:“錢出外國,自昔有禁,今乃竭天下之所有以與之,可謂失其宜矣”。

除了連年累月花費大量的賞賜錢財之外,鄭和持續二十八年的下西洋活動所產生的耗費也驚人的。鄭和每次出海,大小船隻200多膄,每隻船的造假為5000多兩白銀。

羅登懋著《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寫道:“這個船數又多,製作又細、贊用又大,須是支動天下一十三省錢糧來,方才夠用”。

不僅如此,皇帝還要對船隊官兵進行大規模的賞賜,如永樂九年一次賜“鈔二十萬錠並彩幣等”。

在永樂帝時期,大臣們就紛紛上書“外國取寶之非”,建議停止下西洋的活動。1421年,由於財政困難,永樂帝一度停止了下西洋。

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詔,“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明宣宗在繼位後一度恢復,下令鄭和進行第七次遠航,隨後明朝感到財力已經無法支援遠航活動,於是下西洋最終被停止。

所以朱朗要做的就是,一定不能讓出海造船的事情,對大明的賦稅有負擔,因為如果有了負擔,一定會被勒令停止的,而只要停止了,大明就會失去一個很好的向外拓展的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朱朗要快點製作出玻璃,只要製作出玻璃之後,朱朗就是經濟支援,自己有錢幹自己的事情,就不妨礙朝堂了,只要不花戶部的錢,那麼一些有心人想要鬧事,你也鬧不起來,怎麼鬧,人家花自己的錢辦自己事,礙你什麼事了?

就在朱朗低頭喝了一口水之後,就聽後面的喬仁欣喜的喊道:“殿下...第一件玻璃製品做出來了。”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