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二章 金山銀山 紅薯百石(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元璋和朱標正在朱朗的書房中喝著茶,隨後朱標又將秦淮河邊的二十棟的小別墅圖紙給翻了出來給朱元璋看。
不過,就在朱標拿出別墅圖紙的時候,一張另類的圖畫掉在地上。
“這是什麼...?”朱標將那張掉落的紙張給撿了起來,跟著開啟看了一下,不過,這不看不知道, 一看是嚇一跳,這居然是一張海外地圖。
“父皇...你看看,這是朗弟畫的海外地圖。”朱標連忙將手中的海外地圖拿給了朱元璋看。
這邊朱元璋也是來了興趣,說真的,他現在正在準備實行海禁,朱元璋準備“片板不許入海”、“罷太倉黃渡市舶司”等一系列的“海禁”舉措, 而且還同時制定了一系列嚴厲的處罰條例。
有人說這是朱元璋的閉關鎖國,十分的愚蠢。
其實這是朱元璋的無奈,結合明朝初期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來看, 朱元璋的海禁卻又莫名的有著“時勢所逼”的意思,明初時期雖然社會已經相對穩定,但實則並未完全的安定下來,且剛剛經歷戰爭,百姓正是急需休養生息之際,以“重農抑商”作為基本國策顯然勢在必行。
如果把這一系列的影響因素都綜合到一起,相信大家不難發現,對明太祖朱元璋而言,暫時的“閉關鎖國”確實是有著推行的必要性的。
也唯有這樣,才能儘可能地保證以“農業”為核心的“自然經濟”的發展。同時儘可能減少外部勢力的掣肘,實現自給自足,穩定發展。保證自己的“天朝上國”地位。
還有一點就是明初橫行的“倭寇”。
而且明朝“海禁”開始的時間剛好就是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與倭國外交失敗以後,時間點也吻合。
所以,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會下達“海禁”的舉措,也極有可能是因為“時勢所逼”。
當然,不是說“倭寇”這樣的散兵遊勇就能動搖到明朝的根基,而是因為倭寇的流動性和上岸劫掠的不確定性讓明朝極為頭疼, 根本無法做到有效的治理。
或者說不是沒法有效治理, 若真的下定決心整頓,也還是能徹底清除的,只不過明初的局勢讓朱元璋根本無法達到有效治理的條件。
大家看呀...明朝自洪武元年才推翻了元朝政權,但也僅限於推翻政權,依舊有包括山西、陝西、甘肅、雲南以及廣袤的北方草原都屬於元朝殘餘勢力的統治範圍。
這也就意味著明朝初期不但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勢在必行,對於“元朝殘餘勢力”的打擊同樣勢在必行,這就陷入了一個矛盾。
不休養生息,“民心”就沒了保證,不利於後續建設,可若是選擇休養生息,那就沒辦法去繼續打擊“元朝殘餘勢力”,那麼元朝就有可能捲土重來,而且就當時的情況來看,風險極大。
所以,在這諸多問題的綜合之下,明朝既要讓百姓休養生息,還要同時應對北方的元朝殘餘勢力, 還是時不時的處理下民族問題。
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內憂外患”皆而有之, 即便能夠下定決心去整頓海盜,也壓根抽不出多餘的精力以及兵力去應對那如蒼蠅一般的倭寇了。
故而也就只能是被動的暫時採用“海禁”這樣的消極辦法去治理沿海的“倭寇”。
谷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