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城外三十里處...一隊黑甲兵已經將黑甲收好,此時的他們已經裝扮成了商戶的模樣,準備做逃離的狀態前往應天,這對黑甲兵就是北元最強戰力的重甲騎兵。

領頭的男子名叫王直,乃是王保保的義子,這隊黑甲兵已經完成了他們對白蓮教眾的承諾,擊垮了來增援中都的大明騎兵,現在他們就要前往應天路上出其不意的將觀音奴給救走。

因為王直很清楚,白蓮教這些烏合之眾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中都,大明軍隊的戰力,王直看是親生領教過的。

有人說朱元璋時期的明軍戰力一般,為什麼...因為此時的明軍受到的挑戰比較少,蒙元晚期各方面實力下降的飛快,朱元璋有相當大的摘桃子的嫌疑,畢竟張士誠,陳友諒分擔了相當大一部分壓力,尤其是脫脫百萬大軍垮在了張士誠手上。

朱元璋北伐時期,元廷內部還在爭鬥不休,常遇春徐達等人擊滅元朝的軍閥們幾乎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不費吹灰之力,硬仗不多,尤其西征之戰淺嘗輒止,令人遺憾。

並且還有就是明軍出動作戰規模大,次數多,但戰果小,且最後保住成功果實的時候不多,比如,滅安南,最後撤退,前人栽樹,後人伐樹,惜哉。

又比如雲貴時叛時降,自憲宗開始平叛,斷斷續續,雲貴不得安寧竟然幾乎兩百年,另外,緬甸時常蠶食鯨吞明朝西南地區,明軍居然幾次只是擊退他們就不再趁機一勞永逸解決邊事糾紛,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上面是朱元璋自己寫的一首詩詞,1368無疑是朱元璋一鳴驚人的一年,1367年十月,徐達出師北伐,十二月攻佔濟南城。1368年正月,朱元璋稱帝。

二月,明軍基本佔領整個山東,俘獲士卒3.2萬餘人、馬1.6萬餘匹、糧59.7萬餘石、鹽5.37萬餘引、布絹8.07萬餘匹。

1368年四月,明軍進佔潼關,用時不到兩個月就平定河南。

1368年七月,明軍渡過黃河,在河北攻城略地勢如破竹,元順帝見大勢已去,倉皇逃往蒙古。八月,明軍攻克大都。從徐達發兵,到明軍進入燕京,歷時十個月。

這個“嚇殺”到了什麼程度呢,一直以來,很多人的印象都是明清時期歐洲擴張氣吞萬里如虎,而中國武功陷入停滯,其實,如果把明太祖開國算上的話,可以說一定程度上其實是明太祖一代就打下了6000萬1億人口左右的基本盤,讓後人無路可走(只剩下蒙古、東北、西北等地廣人稀的地區)...這也側面證明了朱元璋的明軍戰力有多驚人。

王直太清楚這樣的戰力,所以他不會相信,白蓮教這種烏合之眾可以抵擋住那樣強悍的明軍,所以他們只是幫助白蓮教奪取了中都,卻不幫助他們守,因為他知道守也守不住。

此時的王直要的就是白蓮教吸引住了大明朝廷的注意,而他則是要去救援路途中的觀音奴,他的任務是救回觀音奴,其他的王直是不管的。

黑色的馬匹之上,王直看了一眼身邊的姚清兒問道:“你為什麼要多要一個人,那個朱朗和你有仇?”

王直也不是很明白,為什麼姚清兒會提議要兩個人,因為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人,並沒有朱朗,但是遺憾的是姚清兒卻並沒有回答王直,而僅僅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王直,就徑直的離開。

要知道姚清兒有自己的打算,她曾經在宮中潛伏的時候,當然很清楚這位朱朗,只是姚清兒和別的宮女太監看到的不一樣,其他的宮女和太監看到的朱朗身上的聖寵,太子的信任,可是姚清兒看到的卻是朱朗身上的另外一種價值。

水泥,白糖,炕房...姚清兒這位北元詔吏總是看得比別人更廣,按照姚清兒所想只要將朱朗給抓回去,然後交給此時的北元皇帝,那麼她就可以用朱朗換回自己的家人。

這就是姚清兒所想,但是姚清兒其實並不知道,她的父母早就已經死了,而她已經暴露自己身份的間諜,也是必須要死的。

.............................

正陽門前,哭聲一片,汪大娘雙眼紅腫,不用猜也知道昨晚上哭了一晚上,還有汪雪,趙蓮兒,沈清奕等等女孩...馬皇后更是已經生氣的不和朱元璋說話了。

但是這些都沒有用,朱朗還是要走了,朱二虎,朱二保,丁義城,丁封,丁茂,鄧狩,趙凌全部出動外加一千名親近都尉府的人,將朱朗和觀音奴的馬車那是團團的圍住。

夢瑤伺候在朱朗的身邊,一身甲冑顯得英姿颯爽,朱朗還是啟程了,朱標親自送了出來,馬皇后也是流下了眼淚,朱元璋沒有過來,因為朱元璋也感覺難受。

胡惟庸在朱朗的馬車窗前大喊著讓朱朗一定要平安歸來,如果朱朗不能平安歸來,他胡惟庸也會跟著朱朗去陰曹地府,繼續的伺候朱朗。

一位快要成為相位的人可以說出這樣的話也算是大開了眼界,不過,就在所有官員都鄙視胡惟庸的時候,汪大娘卻被感動了,走到了胡惟庸身邊,抓住了胡惟庸的手,跟著眼淚再次流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