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千佛殿起火(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些水缸裡的水,就是專門為了防範火災的。
一般情況下,火勢剛剛出現的時候,少林僧眾就會用水撲滅了。
千佛殿的火勢越演越烈,這顯然不符合常理。
“給佛堂長明燈添香油的僧眾,為了平日裡工作方便,把燈油放在了一座小佛堂裡。隔壁的大佛堂長明燈跌落,火勢很快就蔓延到了小佛堂裡,從大量燈油燃燒開始,火勢就已經很難用水撲滅了!”
剛剛繼任方丈之位的行苦大師,情不自禁露出了悲苦之色。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行苦大師剛剛繼任方丈之位,第一把火就燒了千佛殿,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行苦大師的方丈之位,乃是沾了莫問劍的光,本就不怎麼符合少林寺的規矩。
出了這麼大的事,若是傳到江湖上,指不定會造成多少流言蜚語。
儒家的讀書人,習慣把蝗災水災旱災等問題,全部歸咎於皇帝失德。
百姓受到儒家思想荼毒,百分百會把這一次的火災,算到行苦大師的頭上。
行苦大師的一顆心,簡直都要沉到谷底了。
“這該如何是好啊!”
剛剛卸任菩提院首座的行知大師,對於佛門的信仰無疑是非常虔誠的。
望著越燒越旺的火海,想到越來越多的佛像遭到損毀,行知大師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最佳的處理辦法,就是拆掉一些佛堂,製造出一條隔離帶。
但問題在於諸位高僧,誰也不敢對佛堂動手。
遙想明朝時期,靖難之役的時候。
城頭上豎起朱元璋的畫像,朱棣的軍隊立刻就停止了攻城。
代表殺伐的軍隊,尚且如此重視倫理道德。
少林寺的和尚,佛門信仰非常虔誠。
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著佛堂動手呢?
火燒佛堂,可以理解成佛祖示警。
手拆佛堂,可就沒有理由辯解了。
“大事不好了,水已經用光了!”
一個武僧匆匆忙忙跑來,說出了一個壞訊息。
少林寺位於嵩山之巔,必須要去山下取水。
一來一回不知要耽誤多少時間,水桶運水的效率實在是堪憂。
就在少林僧眾束手無策的時候,莫問劍終於姍姍來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