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令,”討論了半天,終於有人站起來,“普通人大機率是普通人,所以很多人才走向了犯罪的道路,這是犯罪學的理論嗎?所求和所得不一致。”

“這問題太複雜了,別說今晚,可能這輩子我們都研究不完,”陸令搖了搖頭,“咱們也不講什麼大道理了,每個人有自己的理解就好。”

“那,如果我也想變得更成功,我應該怎麼做?”

“你已經在做了。”

陸令說了,卻又好像沒說。

成功的路千萬條,成功者訴說著自己的眼光多麼卓越、能力多麼顯著,但大部分人是賭贏了,踩對了機遇。而犯罪,是強行塑造高風險機遇的過程。

無論社會怎麼發展,無論在任何城市任何地區,犯罪都一定不會被徹底消滅。

...

後面,大家開始自己的人生模擬器的時候,情緒顯然沒有之前那麼快樂了。

大家仔仔細細地分析未來幾十年的人生,有的人還回顧了自己的高中和大學,沒有一個人,敢認定自己未來一定有所成就。

低落的情緒持續開始蔓延。

如果是之前,作為年輕的優秀民警,誰怕過?誰不敢張口幾句古詩,抒發自己的豪情壯志?

但,剛剛兩小時的黃文穎的分析,大家都明白,如果人生沒有遇到機遇,有時候你努力都不一定有用。

陸令就是一個例子,如果陸令去了蘇營鎮派出所,他每天接觸的案子,都是雞毛蒜皮,那還有現在的他嗎?

因而,本來還很熱鬧,逐漸地,教室越來越安靜,之前還有人和陸令聊會兒天,現在也沒有了。

已經快要晚上十二點了,這些年輕的警察們,情緒...

陸令找了個椅子,坐在前面,看著大家。

逐漸地,大家把目光開始往陸令身上匯聚。

陸令臉上滿是笑意,這引起了多人的不解。終於,幾乎所有人目光都聚在陸令身上。

“大家是不是想問,我笑什麼?”陸令也不用大家回答,“我笑大家,太樂觀了。”

“樂觀?”有人是真心不理解,問道。

“新中國成立以來,有超過16000名警察犧牲,這幾年,每年都犧牲三四百人。大家就這麼樂觀,你我、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平淡一生?都能無所事事地退休?如果真的能那樣,反倒是好事。”

“人生模擬器,你只是在既定的現實下,尋求合理的邏輯,來分析人生,”陸令攤了攤手,“可是這現實,什麼時候,講過邏輯?”

“我們這一代人,絕對是時代的變革期。我們現在破案越來越依賴技術,因為技術確實是不斷地在提高。不用多說,等到大家四十多歲的時候,可能虛擬世界的犯罪就滿天飛了。”

“時代的大勢、每一秒鐘可能存在的變故,都是你我難以預料的。”

聊到這裡,很多人都發現,自己鑽進了死衚衕裡,情緒逐漸地開始恢復。

這世間的一切,又豈是靠常理能夠推斷的?

從情緒激動,到低落,再到正常,只是這一堂課的事情。

這就下課休息,大家三三兩兩地,聊起了天,重新暢想著自己的未來,路上,再次有了歡聲笑語。

陸令小組的男同志,是最後離開的,大家收拾著桌椅,做最後的善後工作。

一切都安靜了下來,為期一年的選拔,也逐漸要落幕了。

陸令並不打算繼續授課了,心理學的課,有的人上了一輩子都看不懂,而有的人從未上過一堂課,卻洞悉人性。

一些優秀的老刑警,你讓他講心理學理論,可能他一句話說不上來,但當你面對他,就明白這個人本身,就是一本書。當然了,這也要看你的眼光如何了。

這最後的一堂課,每個人能收穫多少,就看悟性了。

...

“誒,燕雨、儷文,你們沒走?”四人從教室出來,發現兩個姑娘站在門口等著。

“一起啊。”

“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