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六章 校內網(第2/2頁)
章節報錯
“校內網?”
等了一會兒,評委們陸續反應過來。
“這校內網…我聽著怎麼有點像部落格?”
臺下的評委都是計算機專業出身,對於網際網路領域內的各種網站和軟體都不陌生。
部落格是blog的譯名,從2000年之後逐漸在國內流行,也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算是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它是以超級連結為入口的網路日記,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一些學者和教授對此頗為熟悉。
說出這句話的正是計算機學院院長,也是這次創業競聘的主持人,王佐佑。
聽他說完,其他評委也紛紛點頭,盛唐所提的這個“校內網”的專案確實像部落格,但仔細琢磨琢磨又不太像。
這時張衍生問道:“盛唐同學,你的這個校內網的主要競爭核心是什麼?或者說,剛才王院長也說過了,校內網的運營模式有點像部落格,那你這個校內網跟部落格的區別是什麼呢?”
從準備進軍網際網路領域創業開始,盛唐想做的就是社交軟體,因為他首先想要的就是積累使用者,這樣以後無論做什麼軟體,只要他的使用者數量龐大,就能第一時間佔據市場。
而現在,qq註冊使用者首次突破3億大關,而同年的網民數量才有多少?這就說明但凡是接觸網際網路的人,基本上都註冊了qq,如此龐大的使用者基數,如果盛唐直接做一個跟它類似的社交軟體的話,大機率是自取滅亡。
所以他另闢蹊徑,先做一個看似跟廣譜社交軟體不存在競爭關係的校內網。
對於張衍生的提問,盛唐馬上答道:“校內網跟部落格確實有某些類似的地方,比如可以發表日誌,但不同的地方卻更多,而且目標群體更加明確,那就是大學生。”
隨後,盛唐款款而談。
盛唐做的是校內網的最初版本,當初校內網所擁有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學ip地址或者大學電子郵箱的使用者註冊,這樣就保證了註冊使用者絕大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
使用者註冊之後不僅可以像寫部落格那樣撰寫日誌,更可以貼上自己的照片,發表心情說說,簽寫留言等,這一點可以說跟qq空間是一樣的,不過qq空間是05年才會出現的,但盛唐相信只要校內網一出,qq空間的發行時間肯定會提前…
但相比於部落格或者後來的qq空間,校內網因為鼓勵大學生使用者實名註冊,上傳真實照片,可以讓大學生在網路上體驗到現實生活的樂趣,同時定位也更加明確,就是一款針對大學生網路社交的平臺,也更符合盛唐現在的身份和他參加創業競聘的初衷。
聽他說完,臺下的評委又是一陣議論。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