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剛才鄧少鋒吃了鱉,那是因為王洋拿劉思妤當“尚方寶劍”,他根本無力反抗。

盛唐?

他聽於振洋提過,就是因為這個新生,于振洋才遭遇了滑鐵盧,現在救不了于振洋,打擊一下這個叫盛唐的新生總可以吧?

反正只是個新生而已,而且自己如果不跳出來反對,大家還真以為他怕了王洋,他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他只是怕劉思妤。

“等等,我想問一下,這個愛心傘攤位要如何設立,找學校提供課桌?還有愛心傘,一共要準備多少把?這錢誰來出呢?”

這都是實際問題,王洋聽完,就扭頭去看張召民了,因為事先跟盛唐溝透過,所以張召民直接回答起來:“這個愛心傘活動,我們是準備以校學生會的名義舉辦,如果大家都同意,那就可以上報校團委了。至於傘櫃和傘,那都由我們外聯部負責就好了。”

“你們外聯部負責?”

鄧少鋒挑眉:“不說傘櫃,就說傘,一座教學樓放上二十把,兩座就是四十把,光買傘就得四五百塊了,再加傘櫃,這錢你們怎麼出?”

“鄧副主席,我們外聯部平時的工作不就是拉贊助嗎?這個錢,自然還是要拉贊助。”

張召民笑著說道。

“拉贊助?”

鄧少鋒眼珠一轉,“你們能拉到?你說了這個愛心傘要突出奉獻精神,你拉來贊助,那些商家會不會跟原來一樣,要求大家拿他們的傳單或者去買他們的東西?如果是這樣,你覺得這跟你的初衷還一樣嗎?這就是利益交換,扯什麼奉獻!”

鄧少鋒這種人,腦子也有,但是卻沒用在正地方。

之前學校舉辦活動,外聯部拉來贊助,也不是憑白拉來的,要在學校和教學樓掛上商家的橫幅,分發商家的傳單,甚至要鼓動大家去那些商家店裡消費,畢竟商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付出自然想要回報。

而鄧少鋒就抓住了張召民說的“奉獻”,只要他們拉來的贊助也這樣,那他就反對。

張召民笑了笑,說道:“因為我們這個愛心傘攤位就是為了服務大家,方便大家,自然不可能像鄧副主席說的那樣,引導消費。可是別人憑白掏一千多塊錢,咱們心裡也不舒服,所以我們決定在傘櫃上也印上贊助商家的名字,做好事,也可以留下姓名嘛!”

“……”

大家聽完也紛紛贊成,別人花錢,不發傳單也不拉橫幅,就在贊助的櫃子上印個名字,如果這都不答應,那還是人嗎?

鄧少鋒也無言以對,他沒想到這年頭還有那麼傻的商家,不禁多問了一嘴:“這個商家是做什麼的?叫什麼名字?”

“三為書屋。”

“三味書屋…”

大家聽完都念叨一遍,可是並沒有人想到之前曾經聽說過這個名字,還以為這是哪家商業街新開的書店呢!

————

(群號在作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