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16日(星期二)的下午,林軒像往常一樣,去了姚老師家上聲樂課。他從米國回來已經快一個月了,這次七個多月的米國之行讓他落下了不少課程。

劉芯薇送他回江城後,沒在華國待幾天,就返回米國了。作為林軒的經濟人,她在那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帝都人在紐約》電視劇馬上就要在米國開拍了,作為實際的米方製片人,她也有必要關注一下劇組的進度,畢竟投了七十多萬米元呢。

按照加州的法律,藝人經紀人是不能從事與製片工作的。哪怕是華國在米國拍的電視劇,只要僱傭SAG(米國演員工會)的演員了,就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所以,劉芯薇就讓自己的小姑子來給自己幫忙,充當《帝都人在紐約》名義上的米方製片人。

林亞雯的研究生課程已經全部結束了,剩下的一年時間,她可以自由支配,只要完成論文答辯就行。接到劉芯薇的邀請後,她就以實習的名義從學校領導那裡獲批前往米國。

“小軒,今天就到這裡吧。你和娜娜休息一會,我和你阿姨去做飯。”姚老師和藹的說道。

“好的,老師。對了,您說的那個江城少兒歌手大賽,可以唱自己的原創歌曲嗎?”林軒隨即問道。就在剛才上課時,姚老師告訴他,江城市即將舉辦一次少兒歌手大賽。賽事的冠軍還可以去帝都市參加全國少兒歌手大賽總決賽。

“當然可以了,怎麼,你寫歌了?這是好事啊,帶來了嗎?帶來的話,我幫你看看。你學了這麼長時間樂理,已經具備寫歌所需的音樂素養了。”姚老師欣慰的說道。林軒能寫歌,在他看來,完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歌詞寫的差不多了。旋律還在腦子裡,沒有寫成譜呢。我打算這幾天把譜子寫出來,再用我從米國買的那個編曲軟體做個小樣。”林軒真真假假的說道。實際上,有了Cubase軟體後,他前前後後已經錄了二十多首小樣了。說是寫歌,其實只是從其中挑出一首小樣來。

“好啊!寫的好,我幫你推薦給音協。古有駱賓王七歲作詩,今有我們小軒九歲寫歌,不錯,不錯。”姚老師笑呵呵的說道。他很看好林軒,能唱歌、會演戲,這孩子未來前程似錦啊!

“得了吧,他一個小屁孩,能寫出來什麼好歌來!我都寫了好幾首了,也沒見您說好過。走,軒軒,我們打遊戲機去。你這次帶回來的那個《怒之鐵拳》,我還沒玩過呢。你是不知道啊,這不是快期末考試了嗎,我爸根本不讓我動遊戲機了。也就是你來了,我還能跟著蹭一會兒玩。”姚備娜向林軒訴苦道。今年11歲的她,已經出落的亭亭玉立了,但舉止行為還跟以前一樣,和假小子似的。

“就知道打遊戲機!有時間,你怎麼不多練會琴呢?你知道一架斯坦威鋼琴要多少錢嗎?你知道自己有多幸運,才能有機會摸到它嗎?整個江城,除了小軒放咱們這的,就只有長江大酒店裡面有一架!而且,那架還沒有小軒這架好!”姚老師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九十年代的父母就是這個樣子,對自己的孩子非常嚴厲,恨不得讓他(或她)把每一秒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對別人的孩子特別寬容,客人帶著孩子來,恨不得把自己家裡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出來。自己的孩子考了99分,他們說“怎麼那麼馬虎呢?再檢查一遍,不就得滿分了嗎”;別人的孩子考了60分,他們說“孩子也挺不容易的,這不都及格了嗎,下次努力就好了”。

“小軒,遊戲機我鎖在櫃子裡了。來,我把鑰匙給你,你們去玩吧。我和你師母去負責做飯,隔壁老張給我拿了條魚,今天我給你們露一手!”姚老師說完,就從客廳的花盆裡摸出了一把鑰匙,然後遞給了林軒。看著姚備娜氣嘟嘟的小臉,林軒用屁股也能猜到,這小妮子肯定趁他爸不在家時候到處翻找過,只是沒找到而已。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

酒足飯飽,林軒回到了自己家裡。他開啟自己的Powerbook 170,戴上同樣從米國買回來的高斯(KOSS)PORTA PRO耳機,把自己做完的小樣全部聽了一遍。一個多小時後,他摘下耳機,嘆了一口氣,然後搖了搖頭。

“這些歌沒有一個適合現在發的啊!”林軒自言自語道。他錄的小樣中有很多在他上一世流行度和傳唱度很高的歌曲,比如《年少有為》、《隱形的翅膀》、《消愁》甚至《青春修煉手冊》。但是,如果他在九歲不到十歲這個年紀發這些歌,別人會相信這是他寫的嗎?會不會有質疑他的人,非得說這些歌實際上是,現在擔任江城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的姚楓寫的?畢竟,在華國,像方肘子這樣的人可不少。

作為一個少年時代曾經讀過三遍《三重門》小說的人,上一世的林軒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這本書是由韓少他爸代寫的。不說別的,就說書中那些對政治的諷刺吧,那完全就是一個半大孩子自以為是的幼稚理解,任何一個有閱歷的中年男人都不會寫出這樣的東西來。當然,要說他爸爸幫忙修改過,林軒是相信的。但,這不是很正常嗎?

“看來必須得再錄一首適合現在發出去的小樣了。”林軒暗自想到。但是,錄哪首歌呢?他把周杰侖、李榮昊、胡炎斌、陶哲、常實磊甚至毛不意的歌都想了一遍,還是沒有找出來一首合適的。

就在林軒一籌莫展時,一首某個超女曾經唱過的歌,突然湧現在他的腦海裡。沒錯,就它了!

這首歌就是黃雅麗第一張專輯《崽崽》中的《蝴蝶泉邊》!

“我看到滿片花兒的開放,隱隱約約有聲歌唱;開出它最燦爛笑的模樣,要比那日光還要亮;盪漾著清澄流水的泉啊,多麼美麗的小小村莊……我哼著爸爸哼過的曲調,綠綠的草原上牧牛羊;環繞著閃動銀翅的蝶啊,追回那遙遠古老時光;傳誦著自由勇敢的鳥啊,一直不停唱,一直不停唱……”

按照林軒的理解,這應該算是一首帶著淡淡民族風情的流行兒歌。簡單親切的歌詞、明快動聽的旋律賦予了這首歌極強的畫面感,讓聽過它的人,都能感受到歌曲中所蘊藏的自由感與快樂感。遺憾的是,雖然這首歌流傳度很高,直到2021年翻唱的人也不在少數,原唱者黃雅麗並沒有因它大紅大紫。

原作者彭青好像是17歲時候寫的這首歌,詞和曲都不錯的,就是編曲略微有點小問題,電子節拍器的加入有點突兀。

林軒試著哼唱了一遍,不錯,就是這個感覺。沒有一丁點情情愛愛的歌詞,整首歌表達的都是一個孩子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這首歌發出來,就算有人質疑,林軒也有充分的理由反駁。而且,隨著他逐漸長大,他還會發很多歌,到時候,對他的質疑自然就煙消雲散了。

哪怕知道原歌曲的旋律和歌詞,想把一首歌完美的再現出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你得懂樂理、會扒譜,把人聲部分先寫出來;其次,你得懂樂器,知道原歌曲在伴奏中都使用了哪些,又是用的什麼和絃;最後,你還得找到靠譜的樂器演奏人員以及和聲人員,在錄音棚和你一起錄製。編曲軟體再牛逼,也只能拿來做小樣。

林軒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搞定了《蝴蝶泉邊》小樣的錄製。詞、曲都沒什麼難度,編曲他用Cubase簡單弄了幾條音軌就直接混音了。林軒打算下週二去姚老師家上課時,把小樣給他看,然後和他說說自己編曲的思路,最後讓他幫助自己完成編曲的工作就行了。畢竟,他才是編曲的行家。林軒又不是李榮昊,沒必要啥事都一肩挑。

外行人很難區分作曲和編曲之間的區別。稍微懂點的人,一般是這麼理解的:寫人聲部分旋律的就是作曲,寫樂器(伴奏)部分旋律的就是編曲。林軒之前就是這麼認為的。他是去了米國後,才知道這個認知在國際上是錯誤的。

在米國,只會寫人聲部分旋律的人被稱為“Song Writer(歌曲作者)”,寫樂器部分旋律的人才被稱為“Composer(作曲者)”。像邁克爾·傑克遜的這樣的創作型歌手,作曲、編曲基本都是由自己完成的。

林軒曾經向邁克爾·傑克遜請教過“作曲和編曲”這個問題。後者告訴林軒,華國的情況他不太清楚,但據他所知,只有島國的流行樂壇才會把作曲和編曲分的很開。島國經濟公司為了包裝偶像,打造所謂的“原創歌手”,特意把旋律創作分成“作曲”和“編曲”兩部分。畢竟,相較於作曲而言,編曲難度更大,需要的樂理知識也更多。這麼說吧,作曲靠的是靈感,編曲靠的是積累。

在邁克爾·傑克遜看來,只有既能“作曲”又能“編曲”的人,才能稱得上是獨立音樂創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