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1日,林軒來到了魔都東方廣播電臺。在這裡,他將接受主持人秋琳的獨家專訪。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東方廣播電臺動感101.7頻道,我是主持人秋琳。在今天的《瀟灑六十分》節目上,我想向大家推薦一張專輯。這張專輯自上週釋出以來,已經大賣超過了200萬張。我個人也非常喜歡這位歌手,但他的專輯實在太難買了。我先後去了魔都書城三次,才買到了這張《一路向西》的專輯。接下來,我就給大家播放這張專輯的第一主打歌《旅行的意義》。”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看過了許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你品嚐了夜的巴黎,你踏過下雪的東京,你熟記書本里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

隨著歌曲播放結束,主持人秋琳的聲音再一起響起:“不知道大家聽完這首歌后是什麼感覺,我每次聽完後。心情總會有些淡淡的感傷。聽眾朋友們,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旅行的意義》這首歌的創作者、演唱者林軒此刻就坐在我的旁邊。林軒同學,給大家打個招呼吧。”

“東方廣播電臺動感101.7頻道的聽眾朋友們,我是林軒,很高興來到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的音樂。”林軒和東方廣播電臺的關係一直很不錯。第一張專輯《少年》釋出時,對方沒少幫他吆喝,更是在《東方風雲榜》上連續三週推薦了他的歌。

所以,東方廣播電臺這次邀請他,林軒很痛快的就答應了。

“林軒, 你可是我們魔都的老朋友了。你1995年寫的那兩首歌,現在還位於我們電臺點播榜的前五名呢。你似乎非常擅於為城市寫歌, 這是為什麼呢?”秋琳頗為好奇的問道。

“其實也不是刻意為某個城市寫歌, 很多時候, 歌曲的旋律都是在某一個瞬間突然出現在我腦海裡的。比如,我在大理洱海邊享受著陽光, 《去大理》這首歌就自然而然的創作出來了;我在山城吃著火鍋,《火鍋底料》也就應運而生了。”林軒逼格滿滿的說道。

“那《悟空》這首歌呢?”秋琳明顯不想放過他。

“哦,這是我去年看完《大話西遊》系列兩部電影后寫出來的。我總覺得, 孫悟空這個角色,頗有悲劇英雄的色彩。他本是花果山的一個山大王,卻因為獨自和天庭做鬥爭而被壓在了五指山下。去西天取經本非他所願,他想要的不過是自由自在而已。這種人物, 在我看來是不會因為去取個經就改變其原有性格的。我嘗試把自己代入到孫悟空身上,感到打了他的那種無奈、無力和悲哀。《悟空》這首歌就是這麼寫出來的。”林軒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

“《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呢?這首歌乍聽覺得很奇怪,整首歌唱得都是‘darling’這個單詞。但是聽多了吧, 越聽越覺得有感覺。你為什麼會寫這麼一首歌?”秋琳像個好奇寶寶一樣追問道。

“失戀是一場傷風。你在那一角落和我說分手, 患了傷風的我又能說什麼。沒有了你給的免疫力,我只依賴自然好。曾經在那個角落患過的傷風,卻不知在何時何地痊癒了。傷風可以痊癒, 你給的傷害卻是一輩子都痊癒不了的。想起我曾經對你的稱呼, 那個再也無法叫出的稱呼, 我覺心如刀絞。如果說思念是一場病,那我已然病的不輕。”林軒用低沉文藝的聲音說道。

“哇,這真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只不過, 故事的主角似乎是個女生哦。”秋琳對這首歌更好奇了。

“本來就是啊。我在晉陽旅遊時,曾在一個咖啡館歇息過。我走進去的時候,裡面只有一男一女兩個客人。他們沒有選擇陽光明媚的靠窗座位, 而是在咖啡館的一個角落不知道在聊些什麼。沒過多久,男孩離開了。女孩望著男孩離去的方向發呆, 突然打了個噴嚏– 很明顯,她患了傷風。我結賬的時候,特意走到了離她不遠處,聽到了她似乎在一個人漫無目的地默唸著‘darling’這個單詞。就在那時, 這首歌的旋律和歌詞便出現在了我的腦海裡。”這個故事, 早在“創作”這首歌時, 林軒便編好了。

其實, 他是在太鋼家屬院裡想起這首歌的。那個時候,似乎是他穿越以來最無助的一刻。

“這個女孩一定是被那個男孩子甩了,她太可憐了!”秋琳憤憤不平的說道。

“我年紀還小,還沒談過戀愛,所以也不太清楚失戀是一種的怎樣的感覺。不過,作為一個創作者,我的共情能力還是不錯的。在那種氣氛下,我似乎真的做到了感同身受。”林軒一直很注重培養自己的共情能力。在他看來,共情能力是一切藝術創作的根源。

無論是一部無法讓人共情的影視劇,還是一首讓人聽了沒有共鳴的歌曲,都是不合格的

“你好厲害,林軒同學。接下來我要給聽眾朋友們送禮物了。今天秋琳在節目中送出的,是林軒親筆簽名的《一路向西》專輯以及他寫的同名雜文集。我們的要求是,推薦一位你認為非同尋常的好朋友給秋琳,然後和《瀟灑六十分》的聽眾一起來分享。”給聽眾送禮物,是《瀟灑六十分》節目一個固有的環節。當然,這也是專輯宣傳活動的一部分。

“週五秋琳已經贈送出了一些禮品,不過還是有些聽眾希望讓他們的朋友在星期天下午節目直播時收到禮物。一位叫杜一兵的聽眾朋友來信推薦了他的好朋友,我們現在就把電話撥到他的好朋友家中。他在來信上說,他的這位好朋友目前正在復旦大學新聞系廣告專業一年級就讀。”秋琳拿起手稿讀到。

一陣鈴聲後,電話被接通了。

“喂,你好?”接電話的是一個女孩,聲音十分好聽。

“你好,之華嗎?”秋琳叫出了女孩的名字。

“對。”女孩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你好,我是秋琳。”秋琳自我介紹道。

“啊?你好!”很明顯,叫“之華”的女孩很清楚的知道秋琳是何許人也。

“有沒有在聽節目?沒有吧。”秋琳似乎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了。隨著電視節目變得豐富起來,人們似乎不是那麼愛聽廣播了。

“不好意思,確實沒有。”之華的聲音中帶了一絲忸怩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