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畢業之旅(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理的地形極其獨特。一條如魚骨線般凸起的山脈,就是蒼山;與其隔著整個大理城遙遙相望的,就是像美人魚般曲線優美的洱海。
1998年,大理的商業氣氛還不是那麼的濃,洱海邊也還沒被各種酒店、民宿和飯店擠滿。林軒用帽子遮住自己的面容,在洱海邊一個角落愜意的享受著日光的溫暖。同行的幾個老外,是他在青年旅社剛剛結識的。
“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裡,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林軒心情甚好,彈著尤克里裡,就把這首《去大理》唱出來了。
“林,你唱的太好聽了!雖然我聽不懂,但仍然覺得有點感動。你能給我解釋一下歌詞的意思嗎?”同行的一個米國小姑娘雙眼冒星星的問道。
“哦,這首歌的意思大概是,在大城市待久了,覺得沒意思,可以來大理這種小城市消遣下。沒準,你就會在洱海旁碰見自己的另一半。”林軒簡明扼要的給她解釋道。
“這首歌說得太對了!看到你,我就覺得自己看到了愛情!”說是小姑娘,其實這位名為珍妮·瑪格麗特的米國人,已經是紐約州立大學的大三學生了。
“抱歉,珍妮。我之前就跟你說過,我已經訂婚了。”林軒裝作遺憾的說道。他跟這群老外的說辭是,自己叫林亞生(沒錯,他直接把老爸的名字搬了出來), 今年已經是大二的學生了。
他現在身高已經達到了1米77,穿的成熟點, 真像個大學生一樣。
“騙鬼去吧!我昨天已經上網查過了, 你們華國男性的法定結婚年齡是22歲, 而你最多才20歲。”珍妮·瑪格麗特一臉不信的說道。
林軒聳了聳肩,那意思是愛信不信吧, 反正我自己相信就行了。
“林,你真的不認識傑克遜·林嗎?他之前在我們米國很火的,不但演電影很厲害, 還會導演呢。而且,他好像還會寫歌。”同行的另一個米國人很是懷疑的問道。畢竟,“林亞生”長得和傑克遜·林確實有點像。
“誰說我不認識他了!我當然知道這個人了。林軒嘛,我們華國的小驕傲, 吹拉彈唱樣樣在行。不過,他估計不認識我。你覺得我倆像,是因為你們米國人本身就對亞洲人臉盲好麼!”林軒先是把自己吹噓了一番, 然後斷然否認了和“和自己認識”這件事。
“好吧, 你說得似乎很有道理。”這個米國哥們看起來也是挺好說服的。
離開大理,他的下一站是山城。這是一個神奇的城市,和它一比, 別的城市都是平面的, 只有它才是“3D”的。不信?你給我在全國範圍內再找出一個“輕軌從樓房穿過、房頂當作停車場”的城市來?
來到山城, 自然得品嚐一下當地著名的市井火鍋。山城火鍋和北方的涮羊肉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重湯料,後者重小料。吃過山城火鍋的人都知道,那一碗香油蒜泥小料, 最大的作用其實是降溫。
林軒上一世非常愛吃辣。這一世,為了保護嗓子,他儘可能地遠離了辛辣食品。這次來到山城, 大概是因為心情好,他在那座建在半山腰上的枇杷園火鍋店放開吃了一頓。結果就是, 他整晚幾乎沒離開過酒店的衛生間。
所以,真吃了火鍋底料,恐怕少不了解大號。
在成都,林軒在玉林東路找了半天, 也沒找到那個傳說中的“小酒館”。來到玉林西路, 他才在一眾店鋪中發現了它。林軒進去了逛了逛, 感覺裡面確實挺文藝的, 連放的歌曲都是民謠經典《It Never Rains In Soutifornia》(南加州不下雨)。怪不得,趙雷能在這裡寫下《成都》這首歌。
在成都的青年旅舍裡,他還碰到了一群打算去爬四姑娘山的驢友們。林軒興高采烈地地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卻沒想到自己差點把命留在了那裡。
一行人沒啥經驗,露營做完飯後沒好好收拾外面的篝火,四處散發的鹽味引來了一頭體型龐大的野犛牛。
林軒發誓,他從沒見過這麼大的犛牛,都快趕上一輛五菱宏光大小了。在千鈞一髮的時刻,他反而冷靜了下來。他讓驢友們在帳篷裡待著,自己獨自和這個傢伙在外面對峙。倒不是他想充英雄,而是他對這幾個老外不放心。萬一其中一個人露怯喊上一嗓子,他就只能丟下所有人落荒而逃了。武功再高,也幹不過這頭看起來足有2000斤的大傢伙啊。
這個過程持續了十五分鐘– 林軒卻覺得足足有十五個小時。好在這頭野犛牛估計也沒見過幾個人,搞不清林軒的戰鬥力,最後還是“穩妥起見”轉身走掉了。
遇險這件事只是旅行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過去就過去了,絲毫影響不到林軒旅遊的好心情。在林芝領略過“藏上江南”的美景後,林軒便來到了藏省的首府日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