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 風者,百病之長也(第2/4頁)
章節報錯
“患者雙側顳頜關節僵硬,有疼痛感,張口困難,經檢查脈浮緊,舌淡.以上症狀都與寒症收引凝滯的特點吻合。”
“寒重生溼,溼重生痰,痰溼過重又會阻痺經絡,這與”
“.由上述特徵綜合考慮,最後辯證為寒溼凝滯,痰痺經絡。”
凌同學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比較緊張的,說話斷斷續續帶著一抹顫音,但是說著說著,年輕人就將自己的狀態調整了回來。
加上之前準備也是充分,所以到了後期的時候,可以說是講的很流利了。
杜衡是聽完之後,直接就追問道,“整個辯證過程邏輯清晰,前後通暢,很好。
但你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寒’從哪裡來?”
凌同學又緊張了。
寒從哪來?
當然是受冷了唄。
但他不敢這麼說,只能偷偷的用眼角偷瞄了一下離他不遠的何醫生。
何醫生其實也有點懵。
他是凌同學的上級醫生,所以凌同學的這個病人,是在他的監督指導下完成的,那麼凌同學現在說的,其實可以說是他的治療思路。
這現在凌同學不知道,他當然也就不知道了。
可現在主任問到了,那咋辦?
好在杜衡此時並沒有為難凌同學的意思,見凌同學不說話,他就直接說道,“《素問.風論》裡說:風者,百病之長也。
而根據平日所見病症也能發現,寒、溼、燥、熱等邪氣也是多依附於風邪侵犯人體。
我為什麼問你病人的寒從哪來,這就是第一個原因。”
有第一個原因,那必定就有第二個原因,站在前面的凌同學立馬收束精神,把注意力全部放到杜衡的身上。
“你剛才說了,病人顳頜關節疼痛明顯,但周身其他位置也有遊走性疼痛,且伴隨有輕微的,且時隱時出的瘙癢,這個特點放到寒症上能說的通,但不是很準確,反而它很對應風症。”
杜衡不急不躁,慢慢地解釋道,“風性善行而數變,所以風邪就有了來去迅速、變化多端的特點。
因此得了風症,多數患者就會有周身遊走性疼痛,屬於是風痺。
至於時隱時現的瘙癢,你剛才沒說,但我要是沒想錯的話,你是在寒溼的基礎上,當做溼疹來對待的,是不是?”
凌同學直接點頭。
杜衡輕笑著說道,“面板瘙癢有紅疹,且體內有溼氣,很容易當成是溼疹。
但這個患者的紅疹特點是時隱時現、此起彼伏,與溼疹起了就不容易不去的特點是不同的。
而這種病症,就是風邪導致的風疹。”
原來如此。
凌同學和何醫生一起輕輕點頭。
杜衡現在說的這個問題,就是他們今天要讓大家討論的一個點。
經過了幾天治療,患者口齒緊閉的症狀已經緩解,已經發出一些單音節的詞句。但是患者身上的紅疹,卻始終退不下去,反反覆覆的。
現在他們是知道了,他們的治療方向出錯了。
得祛風。
這一下,兩人聽的更加認真。
杜衡緩了口氣,隨即接著說道,“你們忽略的第三個特點,則是患者發病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