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 活幹的糙了點(第2/3頁)
章節報錯
“好,我馬上打電話報警。”曹源清不再猶豫,立馬轉身開始撥打電話。
杜衡不管曹源清這邊,轉頭看向了樓國章,“樓醫生,人就送衛生院,不管最後什麼結果,都。。。”
“杜教授你別說了,就送衛生院吧。”樓國章猛然抬頭,直接打斷了杜衡要說的話,很是堅定的說道,“這裡現在我說了算,涉及到的醫療問題,我說了算。”
杜衡不再言語,轉身就讓司機往衛生院開。
黎師這種情況,對於杜衡來說並不陌生,而對於現在的情況,最重要的就是降顱內壓、止血,所以下針的時候,杜衡那也是果斷而又準確,讓旁邊的樓國章和曹源清,在擔心黎師的同時,也真正的見識到了,杜衡名滿全國的針灸能力。
但又因為黎師這情況拖的時間有點長了,而且是外傷造成的,所以杜衡選擇了在百會、曲池、曲池、環跳、外關、合谷等十二個穴位上下針,而且還多次使用了透針。
並且在下完針之後,又對每個針進行了大幅度、高頻率的提插捻轉,採用了中強刺激法。
而這些動作的強烈程度,把旁邊的樓國章和曹源清看的目瞪口呆。
他們第一次知道,原來扎針也能如此的‘暴力’。
一頓忙活之後,杜衡盯著監護儀緩緩鬆了一口氣。
下針、喂藥,連續不斷的操作,讓黎師終於是從死亡線掙扎著爬了回來。
樓國章這個衛生院的條件,與杜衡當時的中湖衛生院都是不能比的。
中湖衛生院條件差是差,但最起碼還有個衛生條件不達標的手術室,而樓國章的這個衛生院,除了地方大點之外,真的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
說難聽點,也就比村醫診所佔地大,多了幾張輸液床,多了幾間雜物間罷了。
最先進,也是唯一能用的儀器,就是一臺縣醫院淘汰下來的監護儀。
不過這臺監護儀現在也算是幫了杜衡的大忙,看著上面滴滴滴跳動的數字,也省去了他時時摸脈辯證的步驟,而且更為直觀。
也好在這裡是衛生院,雖然沒有什麼太高階的藥材和藥品,但基礎藥品和藥材是齊全的,這也是杜衡願意往衛生院送的關鍵。
不過也因為藥材太廉價,黎師這邊又拖了好長時間,勢必會留下一些後遺症。
杜衡想著,如果這次帶了自己秘製的安宮牛黃丸,結果可能會好很多。
就現在的情況而言,杜衡預計黎師最好的情況,是醒過來之後還會有手腳不利索的症狀;但最壞的情況,也至多就是半身不遂,差距不是很大。
讓杜衡忍不住嘆息的是,黎師這輩子最出名的,就是治療各種偏癱中風,沒想到的是,他自己最後卻也要遭這麼一茬子偏癱的罪。
警察來的很快,但拿到樓國章提供的資料後,他們又很快的離開。
杜衡此時顧不上警察這邊,他是一心撲在了黎師的身上,希望自己現在多努力一分,讓以後的黎師能少受一天的罪,能讓他後續的康復治療能更加的簡單一點。
因此硬是熬了一天一夜,等黎師醒了之後,他才算是徹底的放下了心。
踏踏實實的睡了一天之後,老尤愁眉苦臉的找上了他,但杜衡想了想後,還是讓老尤繼續替自己找藉口,而他則是帶著曹源清重新進了山,去見最後一位要走訪的物件,一位治療小兒科非常厲害的苗醫阿婆。
不過等杜衡到了地方,和最後這位苗醫阿婆聊過之後他才發現,這位阿婆治療小兒病症,靠的全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經驗和對症驗方,至於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不管是苗醫的,還是中醫的,就算是現代醫學的,這位阿婆都是一概不知。
但是經過了解和走訪,這位阿婆的治療手段確確實實非常的有用,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孩童和嬰幼兒,阿婆透過看患兒的掌紋看病,準確率與治癒率居然奇高。
就走訪瞭解掌握的資料看,這位阿婆只有一例應為“病理性黃疸”的患兒沒有治好之外,其他凡是經過她手的,能治的全部治癒,不能治的讓送醫院,而醫院得出的診斷結果居然也大差不差。
並且杜衡還了解到,這位阿婆早些年還兼著一份穩婆的工作,只是後來年紀大了,也就慢慢地不幹了。
因此,在周圍幾個寨子,阿婆的聲望高到離譜。
但這卻把杜衡曹源清給徹底的難住了,他不知道該怎麼寫這份報告,還有相對應的評語意見了。
這是杜衡第一次碰上如此專業的民間醫生,但也是第一次遇到完全不懂基礎醫理的醫生。
他是真的懵逼了。
最後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杜衡心一橫,就事實就是的寫,但最後不寫評價和建議,讓陶局領著他的領導班子和專家組自己頭疼去吧。
等杜衡和曹源清回到鎮上,首先就去看望了黎師。
而經過幾天的治療,現在也基本能肯定,黎師不可能完全康復,會有左邊手腳的半身不遂。
隨後樓國章就告訴了兩人一件為之傻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