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對狄美軍是非常信任的,從回來接手科室後又離開的這一個月裡,杜衡完全沒有過問過科室的事情,大事小事全都是狄美軍他自己說了算。

當然了,這也不是杜衡盲目的信任狄美軍,而是狄美軍在來首都之前,人家就已經是一個合格的科室主任了。

要不是人家為了多賺錢,為了自己家孩子能有個比較好的生活條件,人家肯定不會在這個年紀來首都尋求二次發展的。

所以當杜衡完全放手之後,狄美軍也是將自己的所有才能釋放了出來。

最重要的一點是,狄美軍比之兩年前剛來的時候,整個人要更加的沉穩、自信,將剛來首都時的小心翼翼和畏首畏尾,算是全部消滅掉了。

狄美軍將這一個月裡的事情,細細的、挨個的對杜衡做了彙報,再由郝醫生在旁邊做一個補充說明,杜衡很快就把科室這一個月的發展,做到了心中有數。

這一個月裡,有杜衡的名頭鎮著,狄美軍、郝醫生這些骨幹衝在前面,科室對於吳主任和蘭教授的離開,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

另外像是小李醫生這種,被派出去到針灸醫院學習的人,隨著杜衡出國回來,與首大神外的專案推進愈加見到成效的時候,他們也在科室裡終於是發揮出了作用。

更好的是,在這一次的專案合作中,不在單是因為杜衡的原因,而為中醫內科尋得一絲好處,這其中還是有他們做出的努力。

一個月的時間裡,科室的事情很多,同樣還有醫院的事情,狄美軍一樁樁一件件的要說完,那也是非常耗費時間的。

而杜衡在這個過程中發現,郝醫生今天的狀態明顯不對,表現得有點心不在焉。

而且他的眼神,總是會時不時的就往自己辦公室的門上看,而且好似還有一種側耳聆聽的樣子。

看到這一幕,杜衡其實挺奇怪的。

郝醫生這個人,如果按醫術水平來說,他在一群主治當中,其實算不得最出色的那個,只能說是中等靠上。

就像是已經經過一年多快兩年單獨問診的曹柄鶴,甚至是小李醫生,其實現在的水平都能和他拼個齊頭,像是小白醫生這種已經準備主治考試的這些人,他們絕對和郝醫生在看病救人方面,做到平起平坐。

但是呢,郝醫生這個人最大的特點,或者說他自己的努力方向,其實也根本不在提升醫術這方面,他最大的興趣愛好,其實還是在行政管理這個方向上。

而這一點,也是杜衡和蘭教授、吳主任交流的時候,被他們直接點破交代過的。

而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郝醫生作為科室主任的助理,他把這份工作做的那也是相當到位的。

在吳主任手裡的時候,吳主任很多時候要外出開會,而杜衡自己又是事情比較多的人,但是在這期間,科室的運轉上面卻從來沒有出過岔子,就這一點足以說明郝醫生這個人的管理和執行能力。

所以在一個非常看重仕途發展的人身上,杜衡現在看到了他在開會時的心不在焉,這就讓杜衡比較的好奇了。

不過這時候狄美軍的彙報還在進行,郝醫生雖然心不在焉,但也沒耽擱他的補充工作,所以杜衡也就沒有過多的把注意力放在郝醫生身上。

只是就在杜衡和狄美軍商量,接下來該怎麼進行大家的業務考核,又該在什麼時間進行的時候,杜衡辦公室外面忽然響起了一陣小孩哭鬧的聲音。

小孩的哭鬧聲,尤其是三歲往上的孩子發出的哭鬧聲,會讓人在心裡產生莫名的煩躁感,尤其是那種帶有一點點歇斯底里的哭鬧,更是會讓缺乏最基本的忍耐。

簡而言之,就是年齡越大孩子的哭鬧,越容易讓人產生厭煩。

但是杜衡在婦幼醫院幹過,對於這種孩子的哭鬧聲,雖說做不到完全免疫,但也是能做到相對忍耐的。

所以對於這道突兀的哭鬧聲響起時,他也只是稍微的挑動了一下眉梢後,就不再當回事,繼續的和狄美軍說著接下來的事情。

可就在他餘光掃過郝醫生的時候,他發現這時候的郝醫生,表現的更加坐立不安,有著一點點的焦躁在身上。

這個發現讓杜衡更加的好奇,隨即便停下自己要說的內容,轉而看著郝醫生問道,“郝醫生你不舒服?”

郝醫生連忙堆起了笑容,“沒有沒有,主任你繼續說,我聽著呢。”

這時外面孩子的哭鬧聲更加的響亮,而且聽聲音還越來越靠近自己的辦公室,而與此同時,郝醫生的臉色更加的不好看。

焦急,厭煩,擔心。。。

種種情緒在他的臉上交替出現。

杜衡心中一動,忽然問道,“郝醫生,外面哭鬧的是你的孩子?”

郝醫生臉色再變,但整個人卻忽然沉默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