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兩人的第一次見面,居然是如此戲劇的場面,這是杜衡萬萬沒有想到的,也是從來沒有想過的。

不過這時候的他已經來不及感慨,也忘了唐金漢的光榮事蹟,三兩步就衝到了唐金漢的身邊,半跪下來開始檢查唐金漢的情況。

“快說,怎麼回事?”

杜衡先是硬生生的掰開了唐金漢的嘴,隨即從兜裡掏出一包剛拆封的紙巾,連同上面的塑膠袋,一起放在了唐金漢的嘴上。

見唐金漢沒有窒息的風險之後,這才回頭快速的瞟了一眼,站在一邊已經慌了神的那個學生。

而這名學生在聽見杜衡的問話後,哆哆嗦嗦的說道,“唐師哥說考研會非常的累,他有個小竅門,每天早起的時候揉一揉,最好是扎一下,會全天都比較的有精神,而且記憶力也會有所提升。。。”

杜衡耳朵沒閒著,手裡的動作也沒閒著,快速的檢查著唐金漢的情況。

就在學生磨磨唧唧還是要再說的時候,杜衡已經出現了非常不耐煩的神情,甚至可以說是,他緊張了。

因為經過他的檢查,他發現唐金漢現在的情況是陽氣散了,更明確的說是氣不統血,或者也可以叫氣虛不攝。

這種情況經常見於慢性病患者,或者是身體機能退化的老年人,可問題是在這些人身上出現這種情況,它難受卻不要命。

而現在唐金漢出現這種情況,說氣虛已經不合適了,他是氣散了,已經對血液的流動和傳送失去了推動力和控制力。

要是救治不及時,那就是會因為‘心肌供血不足’而死亡,而且還不能拖很長時間,因為心肌缺氧嚴重,會造成缺氧位置受損壞死,留下不可逆的傷害。

另外,從唐金漢現在情況不難看出,心臟的突然停止供血,已經讓大腦斷線,各路神經開始群魔亂舞。

而這種情況要是得不到及時的緩解和救治,那麼這些躁動的神經必然也會出現損傷。

運動、語言、記憶。。。

到底會是哪,誰也說不準,或許全部都受損也有可能。

因此聽到這學生磨磨唧唧的說不到正題上,杜衡頓時就惱了,“你就告訴我,你剛扎的是哪幾個穴位?”

“陽池穴、會宗穴、三陽絡。”

被杜衡呵斥一聲,無比慌張的學生更加心顫,但是說話卻變的利索了。

陽池穴、會宗穴、三陽絡?

杜衡眉頭一皺,拿起唐金漢兩條胳膊就看了起來。

這拿起胳膊一看,杜衡心裡就是咯噔一下。

左邊胳膊還好,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右邊的胳膊上,已經出現了兩個很大的紅腫。

而腫脹的面積稍微有點大,就算是仔細看,也已經很難找到針眼的位置了。

不過杜衡還算經驗豐富,瞪著眼睛仔細的看了會後,還是找到了針眼的位置。

只是陽池穴、三陽絡的位置感覺還算準確,但是第三針的位置,單看針眼,他實在看不出這到底在會宗穴上,還是在支溝穴上。

杜衡眉心緊緊凝起,腦海裡也是開始了飛速的運轉。

陽池穴、會宗穴、三陽絡,這是手少陽三焦經上的穴位,而手少陽三焦經行走於上肢,內屬於三焦。

陽池穴,生髮陽氣,溝通表裡;會宗穴,安神定志,疏通經絡;三陽絡,三陽經的氣血交匯之處,有舒筋通絡,開竅鎮靜的作用。

所以將這三個穴位組合起來,用一些特殊手法,還真有提振精氣神的作用。

或許那位已故的喬遠教授,還真就有這樣的特殊手法。

但是扎針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管用什麼手法扎,不管為了生氣,還是通氣,它都含有洩氣的特質。

陽池穴,為三焦經原穴,紮好了那就是生髮陽氣,溝通表裡,扎不好那就是不是溝通,而是直接開閘放水了。

另外還有三陽絡,作為三陽經氣血的交匯處,紮好了能通絡,扎不好那就意味把全身一個陽氣匯聚點給毀了,相當於把一個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給炸了,結果就是交通癱瘓。

而看唐金漢的情況,他很不幸,這兩個位置被扎錯了。

古時候的時候,人們不會去得罪一個大夫,這是除了大夫能治病救人之外,懂得醫術的大夫,那也是一個非常好,而且是最頂尖的殺手。

比如你腎虛了,但是大夫開藥的時候,偷偷給你加了一味能亢奮的藥,這藥都不讓你多喝,十天半個月的,你就得陽脫而亡。

再比如你因溼氣重而呼吸困難,心跳過快,大夫偏給你加一味如百合這種能滋陰的藥材。

再然後哪天干了點重活,或者是氣性大了一點,一口氣沒喘上了來就噶了。

再或者,大夫開藥的時候,人家就照著十八反十九畏給你開,分分鐘就能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