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 行,就聽杜副主任的(第1/3頁)
章節報錯
“為什麼?”呂主任也算是幹了一輩子的中醫了,膽子也不能說小,要不然也不會開出大黃上百克的劑量。
但是看看杜衡的劑量,他還是覺得有點心驚肉跳的感覺。
大黃是一味瀉下藥,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的作用,但是大黃苦寒,易傷胃氣與氣血,對脾胃虛寒、氣血虧虛的人來說,用的不對這可就不是一味治病的良藥,而是傷身害命的毒藥了。
現在這個患者,那可是剛剛經歷過一次腸梗阻手術,現在又有腸道粘連,還有不完全梗阻,便可知屬於重度氣虛血虧的患者。
這種情況下,自己能用到上百克的劑量,膽子已經是夠大了。
要知道規定的劑量使用是,大黃在煎汁內服時,常用量為3~15g,熱結重症用15~20g。
五六倍的增幅啊,夠膽大了吧?
但是看看杜衡的用藥,十倍都打不住了。
這是要治病,還是要害人?
杜衡對於呂主任的心情很明白,所以他在寫完藥方之後並沒有著急離開,而是等著給他們做個解釋。
而呂主任的“為什麼”三個字,杜衡也知道他問的是哪個方面,所以便直接開口解釋,“若因六淫外邪,或飲食內傷致脾氣下陷、胃氣上逆,則會形成阻隔不通,這個時候用大承氣湯,尤其是呂主任的用量,絕對是夠的了。
但是現在,這個病人氣機逆亂、有升無降,上不得入,下不得出,這是關格大症。
而病人年老體衰,又經歷了一次手術,加上現在多日不曾進食,脾胃腸均已無力運旋。大黃和厚朴劑量不夠,根本就不足以調動脾胃腸聯動。
治關格大症,必須用掃蕩攻堅之劑,要以氣藥作為統帥才行。量少了,怎麼做統帥?”
可是呂主任並不能接受這個解釋,而是憂心的問道,“可是這麼大的劑量,病人能承受的住嗎?萬一出現收不住的情況怎麼辦?”
“所以,我只開了兩劑藥。而且厚朴也增多了,用厚朴降胃逆,三焦氣化迅速復常,沖決窒塞之後便停即可。”
但是呂主任還是搖了搖頭,“不行,我還是覺得這麼用藥,風險實在太大了。
這個患者已經六十多了,一個腸梗阻的手術,他都堅持不住,變成了腸粘連和半梗阻的狀態,這麼大劑量的瀉下劑下去,萬一出問題,那就是在要他的命。
不行,我不贊成這個方法。”
對於呂主任的反對,杜衡倒是沒有一點不舒服。會診,不就是博取眾家之長,取其精華嘛。
有人反對,那是對病人的負責,同時也是對提出建議人的保護。
因為一旦出現問題,病人要受罪,提出建議的醫生,那也是難逃其咎的。
而此時這個藥方被呂主任明顯反對後,肛腸科的主任也變的糾結了起來,而一旁的那個主治,更是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說高興吧,自己的救命稻草沒了。
說不高興吧,但是看著讓自己不舒服的年輕副主任吃癟,心裡反而舒暢了。
糾結,彆扭,難受啊。
反而是杜衡,沒有再和呂主任爭辯,而是低頭沉思了一會。
驗方的好處,那就是已經經過大量的前人應用,得出了一個可靠有效的治療效果,給了後人一個可以拿來就用的實用工具。
但是它的壞處,那也是一目瞭然的。
就像現在,你開的驗方,要是改變的地方超出原方太多,那麼就會被大家質疑,甚至是擔心出問題。
那麼,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只能是自己組方,自己根據實際情況,搭配出符合患者情況的藥方了。
但是這種情況,要大夫有非常豐富的診斷經驗,還得掌握大量的、詳實的中藥材知識,這對現在的中醫大夫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
現在的中醫大夫,別說自由組方了,就是能把驗方用清楚,那都不是意見容易的事情。
要不然為什麼中醫的質疑聲越來越大,中醫慢郎中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根出問題了。
但是這些東西,對杜衡反而不能構成影響,他還真就有能力來自由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