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使臣(2)(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朱雄英則是低頭思索,片刻之後開口道,“皇爺爺,孫兒以為您賞得有些重了!”
“這孩子!”老爺子笑道,“才仨瓜倆棗就心疼啦!琉球和咱們親近,多賞點沒啥!”
“孫兒說的不是那些布匹瓷器之類!”朱雄英上前幾步,“而是紡織造船的技術,這等技術本是大明之秘,如何能傳與外邦!”
朱標不悅,訓斥道,“胡說什麼?琉球乃是大明屬國,此等技藝儘可傳授!”
老爺子也開口道,“大孫,你這話說得不對。這些技藝咱不許他們學,早晚要傳到那邊。再說了,琉球心向天朝,乃是一等一忠心的藩國,不用那麼防著!”
朱雄英想想,“既然如此,何不........”說著,低聲道,“何不直接設定郡縣,收歸我大明版圖!”
頓時,朱標鬍子都氣歪了,“你要學隋煬帝嗎?”
老爺子則是先瞪了朱標一眼,隨後對朱雄英笑道,“大孫,那地方鳥不拉屎要他幹嘛?佔了那,咱爺們每年還要往那邊倒貼糧食,那不是虧本買賣嗎?”
“這可不是虧本買賣!”朱雄英還要分辨,直接被老爺子打斷。
“大明就足夠咱們幾輩子人忙活了,那些蠻夷之地,看個新鮮就完了!”老爺子繼續道,“咱以前跟你說過,當皇帝呀,不能看誰都想打。你看隋煬帝就是例子,勞師遠征把人家琉球給滅了,得著啥了?不過是給自己臉上貼金,面子好看而已!”
朱雄英還想說什麼,想了想還是放棄,埋在心裡。
理念不同,很難說通對方。許多事,還是要等他長大掌權之後才能做。
其實老爺子和朱標的想法也沒錯,那些蠻夷小國,要來何用?
老爺子自己,親自在皇明祖訓中說。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惟西北胡戎(指漠北蒙古.世為中國患,不可不謹備之耳,卿等當記所言,知朕此意。”
這番話中,老爺子親自說明了不徵之國的原因。
這種原因的背後,是老爺子心中非常強的華夷之隔。他可以認同前朝蒙元,但對於海外諸國就兩個字,蠻夷。
而且這種原因的背後,還是數千年來,漢人皇帝和士大夫官員們,超乎尋常的漢文化優越感,和中國中心論。
在他們看來,世界上除了天朝的人,都是野人。
這時,鴻臚寺和禮部的官員上前叩拜道,“啟稟陛下,暹羅使臣求覲見天顏!”說的著,頓了頓,“來的是暹羅的儲君,王子昭祿!”
老爺子今日似乎心情不錯,“儲君都來了?好好,讓那使臣過來吧!”
暹羅就是後世的泰國,暹羅這個國名也是大明所賜。洪武十年,暹羅太子昭祿就來過一次,老爺子龍顏大悅,賞賜暹羅阿瑜陀耶國王以暹羅國王之印,從此暹羅就是他們的國號。
“外臣昭祿叩見大明皇帝陛下萬歲!”四十許的暹羅儲君跪在老爺子腳下,叩首道,“外臣恭賀陛下正旦大節,進獻大象、烏龜、黑熊、白猿、暹羅地圖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