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太廟(1)(第2/2頁)
章節報錯
比如說西安的秦王,山西的晉王。每個人身邊,都三四個馬皇后給他們挑選的,從小伺候他們的身材有些壯碩的宮女。用馬皇后的話來說,壯碩的女子好生養。
不是當成奴婢賞給他們的,而是當作...........側妃。
想到此處,朱雄英看看胖乎乎的春秀,一下捂住了額頭。
“莫非,皇祖母把春秀這小水缸放在我身邊,是為了將來許給我?”
再一想,春秀也就比自己大了三歲,正符合老太太女大三抱金磚的傳統思想。
這時,寢宮的門,吱的一聲被推開,馬皇后帶著一群嬤嬤進來。
“咋還沒給英哥兒換衣裳!”馬皇后少見的有些嚴肅,“今兒是大日子,可不能耽誤時辰!”
說著,走到那堆禮服旁,又吩咐道,“快,去給英哥兒打洗漱的水來,俺給他穿衣裳!”
隨後,又捏捏朱雄英的小臉,笑道,“大孫呀,今兒可不許調皮,你要和你皇爺爺,還有你爹,去祭拜太廟哩!”
朱雄英似乎有些不情願,“祭拜太廟,不是有皇爺爺和父親就夠了嗎?”他真是不大喜歡參加這種繁瑣的儀式,祭拜太廟是重中之重,因為裡面不但供奉著朱家的先祖,還有歷朝歷代賢明的君主。
當然,這些君主都是老爺子首肯之後才能位列太廟的。也就是說,管他是誰需老爺子看得上才行。
“胡說哩!”馬皇后正色道,“可不敢說這些無法無天的話,你是咱朱家的嫡長孫,祭祖當然要你去!以後你皇爺爺死了,就是你和你爹去,日後你爹也沒了,就是你帶著你的兒孫去!”
說著,一邊給朱雄英穿襪子,一邊說道,“你是嫡長孫呀,得讓老祖宗們看到你,曉得咱們朱家子孫興旺。也要讓那些歷朝歷代的皇帝看看你,曉得咱大明後繼有人!”
禮服有些沉重,不是平日穿的金線繡龍袍服,而是傳統的袞服。
袞服,相傳起於夏,乃是歷朝歷代的天子用以祭天祭拜的最高禮服。從夏至明,一直在使用。後滿清入關,剃髮易服之後,不再使用。
(袁世凱當皇帝祭天時,穿的就是這種。)
不是後世粗製亂造的電視劇中,黃乎乎的龍袍。而是分為上下兩層,上面的是玄衣,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紋,共十二章。
十二章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用,皇太子和親王是九章,因為是大明的皇太孫,所以朱雄英也是九章袞服。繪龍、山、華蟲、火、宗彝五章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九章。
下身是纁裳,前面三片後面兩片,都是長方形帶褶的,維繫在腰部。上面織藻、粉米、黼、黻四章。
這四種圖案分別代表,清潔的水,養活人的白米。象徵著男兒自強剛健的斧子,還有寓意臣民背惡向善。
大明建國之後恢復的是唐禮,雖然平日宮中穿的束腰衣服,多少有些前朝的蒙元的遺風,但凡是這種重大禮節,都是隆重的漢家禮法。
一套衣裳,穿了差不多小半個時辰。
就連鞋子襪子都有特別的規制,除了身上穿的,還要配上龍紋綬帶,玉佩玉帶等物。
這些還不算,接下來還有冕。
賈貴小心翼翼的捧著一個漆盒,跪在朱雄英的面前。
馬皇后親自開啟,取出其中的旒冕,鄭重的戴在朱雄鷹頭上。
皇帝是十二旒,親王是九旒,而皇太子是十一旒,朱雄英這個皇太孫也是十一旒。
旒冕又叫平天冠,他的頂部是一塊玉板,下面套在頭上的位置中,穿插著一根金簪,四周鑲嵌著金邊,但通體還是故意塗抹成了黑色。
前後兩邊,各垂著十一道,絲線穿著的各色寶石珠子。
說實話,這東西戴在頭上可一點都不舒服,雖不至於搖搖晃晃,但也未免有些頭重腳輕。
穿戴好之後,馬皇后看了朱雄英許久,忽然有些傷感道,“俺的英哥兒長大了,這麼精神!”說著,笑笑,“也不知俺,還能給俺的大孫,再穿幾回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