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在他心中,對於這個東夷小國,是十分不喜的。

“下臣奉高麗國主之命,為大明皇帝賀壽!”高麗使臣金真洙又道,“臣等,恭敬祝陛下,千秋萬年,萬壽無疆!”

說著,從袖子中掏出國書,“高麗國書在此!”

“國書咱就不看了!”朱元璋開口道,“諸藩國之中,你高麗的國書寫的最好,即便是咱大明的夫子學士看了,都讚不絕口。說無論是書法還是造句,都是上上之選!”

金真洙大喜,“高麗小國,居中華之邊,沐天朝教化千年..........”

朱元璋忽然打斷他,說道,“咱也聽人說,高麗從上到下,都是學我中國。”說著,笑笑,“也聽人說過,從古到今中國幫了你們高麗不少。”

“讓若真按你們說的,你們應該知恩圖報才是,怎麼現在蛇鼠兩端,腳踏兩隻船不說,還在遼東,想偷偷摸摸的佔據中華舊土!你們這麼幹,不是忘恩負義嗎?”

金真洙頓時大驚失色,“陛下,高麗小國一向恭敬,萬不敢觸怒陛下呀!”

“你觸怒咱沒啥,咱也不想學那隋煬帝好大喜功勞師遠征!”朱元璋繼續說道,“可是鐵嶺衛,是你們的侵佔的不?遼東那些女真部族,是你們吞併的不?咱派去招撫女真的使者,是你們阻攔的不?”

聞言,金真洙已是魂不附體,只能口稱萬死請罪。

“你回去後,把咱這些話說你們高麗王聽!”朱元璋繼續道,“咱一直以來呢,不願意搭理你們那邊的事,只盼著你們的國王,能好好治理國家,讓百姓富足。咱聽說,你們那邊王公大臣都富得流油,百姓之家女人連件囫圇衣裳都沒有,多寒磣!”

“自你們在洪武元年接了咱的聖旨,咱也沒少賞賜你們。可你們是怎麼回報咱的?啊!”

“難聽的話,咱不說了!你回去叫你家國主好好想想,咱這人是要麼不做,要麼做絕,你們自己掂量,等咱不耐煩的時候,你們接不接得住咱的刀子!”

金真洙瑟瑟發抖,連話都說不全了。

他真是奉命賀壽而來,攜帶了無數珍貴貢品。為的就是在大明皇帝面前落下個好印象,讓大明繼續對他們高麗,施行懷柔的政策。沒想到,大明皇帝如今,已經對他們高麗產生幾分憎惡。

再一想到,若是大明皇帝發怒,百萬大軍北上,高麗有滅國之憂,不免心急如焚,又驚駭莫名起來。

朱元璋緩緩站起身,說道,“你在高麗國也是個讀書人,才學肯定是有的,今日咱口諭給你一封國書,你記好,一字不落的回去念給你家國王聽!”

“朕觀高麗之於中國,自漢至今,其君臣多不懷恩,惟挾詐以構禍,在漢時高氏失爵,光武復其王號,旋即寇邊,大為漢兵所敗;唐嘗錫封,隨復背叛,以至父子就俘,族姓遂絕;迨宋興王氏當國,而逼於契丹、女真,甘為奴虜。”

“咱說這些,你懂吧!”

金真洙連連點頭,朱元璋所說的,就是他們高麗從漢唐以來到大宋朝的興亡。高麗興亡,皆在中原。

朱元璋又道,“今朕居於中國,大明代元而起。高麗當謹守臣節,為中國藩籬。但爾高麗嗣王,心懷不思奸詐吾義,佔遼東之地,拘遼東女真之民,何故為之,欲取死有道?”

說著,朱元璋又看看爛泥一樣的高麗使節,不屑的笑道,“你高麗所持者,無非是滄海重山之遠,以為咱打不到你們。以為我大明如漢唐一樣,善於騎射而弱於舟楫,不善渡海!”

“哼,咱平定胡夏,驅逐胡虜,水師陸軍所向無前,戰無不勝,豈是漢唐能比?”

“若你家國主執迷不悟,繼續窺視我大明邊陲,朕必不憐惜,不惜降兵禍於高麗之民。屆是,百萬虎狼入高麗,且問你家高麗王,安否?”

“另外,這幾年咱對你高麗太寬鬆了些,你們忘了誰才是你們的主子!”

“今年起,每年貢金一百斤,銀一萬兩,良馬百匹,細布一萬匹,表示誠意!”

“前三年,你們沒上貢給咱,咱給你們算算。馬五千匹,金五百金,銀五萬兩,布五萬匹,速速送來。別等著咱,讓人跟你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