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忽然他悲從中來。

他不清不楚的來到這個時代,那他在現代的親人怎麼辦。他原本有個溫暖有愛的四口之家,父母還有弟弟。雖日子過得普通,可那個家卻是他的全部。

他甚至不敢去想,父母現在會是何等的悲傷!

他最愛的家,在也回不去了!

忽然,他的耳中出現一絲雜亂的聲響。

緊接著,一陣大嗓門湧入,“臣等參見陛下!”

“都來了!”又一個大嗓門,是記憶中朱元璋的聲音。

寢宮暫時無人,朱雄英躡手躡腳的從床上下來,扒著窗戶的縫隙往外一看,頓時驚愕得張大了嘴。

來的是一群武將,他們身上那種百戰餘生捨我其誰的氣勢讓人心悸。一群人雖然年歲有些大了,可站在那裡猶如刀鋒一樣凌冽。

他們都是披甲帶刀,身上的甲不是金吾衛那種閃亮的金甲銀盔,更不是禮儀用來花紋繁複,華而不實的盔甲。而是實打實,真正能上陣廝殺的盔甲。

那些盔甲做工並不精美,好似就是些大鐵片子直接掛在身上。黝黑毫無光澤,而且甲冑的縫隙中還滿是陳舊的暗紅色。

那似乎,是無數次廝殺中留下的,鮮血的顏色。

他們手裡的刀槍,把手上都好似包漿了一般,顯然是長年累月的使用。但那些平凡無奇的兵器上,都散發著攝人的殺氣。

這些人的長相,更是有些歪瓜裂棗,有的缺了幾根手指,有的少半片耳朵,還有人腿腳有些不便利。可他們站在那裡,渾身都散發著老子天下第一,捨我其誰的桀驁之氣。

朱雄英認得他們,他們都是追隨老爺子推翻蒙元暴政,再造華夏的大明開國勳貴功臣。這些人,都是他朱家,是朱元璋,是朱標,乃至他朱雄英,最鐵桿的支持者。

這群人中,領頭的老頭,單膝跪地,大聲道,“主公,老弟兄們都來了!”

這人比朱元璋還大幾歲,頭髮都白了不少,而且臉上還有一道蜈蚣一樣的傷疤,從額頭一直延續到下巴,說話的時候嘴唇翻動,露出裡面的白牙。

他是信國公湯和,朱元璋從小的夥伴,淮西武人集團中的中流砥柱,雖功不如徐達常遇春,但也是開國名將。

“都來了?哈哈哈!”朱元璋站在臺階上,居高臨下的朗聲大笑,“事都知道了吧?太醫說咱大孫,被邪氣魘住了。其實啥鬼呀,神的呀,咱是不信的。你們這些殺才也是不信的,可太醫說了,涉及到咱大孫,咱不能不信!”

“所以,叫你們這些閻王都不敢收,死人堆裡滾出來的殺才過來,就是為了給咱大孫站站腳兒,擋住那些啥邪門歪道!”

“陛下放心!”武將中,一人大喊,“有臣等在,莫說啥邪氣,就是閻王老兒來了,俺們都給他剁了!”

說話這人,朱雄英也認識。吉安侯陸仲亨,當年是朱元璋行軍途中,在餓死的人堆裡,撿來的乞丐。當時朱元璋跟他說,你是選擇餓死,還是跟老子去殺韃子吃饅頭。

他選擇了後者,從軍以來,每戰必前,從不後退!

“好!”朱元璋大笑幾聲,忽然笑容收斂,“列陣!”

“喏!”眾人吼聲,仿若虎嘯。

緊接著,甲冑摩擦之聲,刀槍出鞘之聲,鏗鏘而起。這些大明的功臣老將們,昂首挺胸走向院中各處,隱隱結成一個箭頭行的戰陣。

宮外,頓時一片金戈鐵馬肅殺之氣。

即便真有鬼神,也要避退三尺。

這些,還只是大明開國勳貴中的一部分。譬如徐達,藍玉等人還未在其中。

洪武大帝朱元璋,布衣之身兵起淮西,他手下這些將領們,又何嘗不是出身微寒的漢家男兒!這些人,不是貴族,不是有錢人,就是窮人家的孩子。他們什麼都沒有,就靠著一腔熱血,靠著爹孃給的拳頭,捨生忘死,驅逐韃虜再造中華。

歷史上,任何時代的名將和他們相比,都要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