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比朱雄英小了三歲,出生時母親還是側妃。當時常氏在世,按照順序,他只是庶長子。

但歷史上有母以子貴,也有子以母貴。

常氏故去,呂氏扶正之後,朱允炆才成了一個嫡子。可身份,跟常氏所生的孩子,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歷史上,正是因為有著這種身份上的先天缺陷,才使得朱元璋在立皇太孫之後,又怕他鎮不住淮西開國勳貴的想法,從而大殺功臣宿將。

這其中,就包括先太子妃常氏的舅舅,朱雄英的舅公,赫赫有名的大將藍玉。還有常家的姻親,宋國公馮勝。和藍玉並肩作戰數十年,威震捕魚兒海的定遠侯王弼。

明初四大案,藍玉案几乎把所有開國武將殺戮一空。

等到朱棣靖難之後,攻破應天。朱允炆不知所蹤,常氏留下的唯一血脈,朱標另一個真正的嫡子,被御封吳王的第三子朱允熥,也因為身份太過尊貴,被朱棣軟禁而死。

“起來吧,一家人還這麼多禮!”朱標對她們娘倆態度溫和,笑著說道。

呂氏起身,她今年三十多歲的年紀,風姿卓越,有著傳統士大夫家女子的清秀婉約。

“殿下用飯了嗎?”呂氏拉著朱允炆開口道。

朱標進殿,自有奴婢們上前給他更衣,開口道,“和英哥兒,在母后那邊用過了!”

聞言,呂氏臉上幾分黯淡轉瞬即逝。

作為名義上的東宮太子妃,她卻始終沒有資格能和皇帝皇后一起用膳。不但如此,連她所生的兒子,也好似和皇帝皇后差了一層。

那兩位心中最疼的,最看重的永遠是嫡長孫。甚至常氏所出的嫡次子朱允熥,在皇后的心中,都比呂氏的兒子更加重要。

(朱標兒子之中,朱英雄是老大,朱允炆是老二,朱允熥是老三。但朱允炆,是常氏故去之後才成為嫡次子,原本他只是次子,庶長子。而朱允熥,則是嫡次子)

隨後,呂氏不經意的碰觸下兒子。

朱允炆朗聲開口道,“父親,兒子今日讀了孔夫子的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頓時,殿中滿是朱允炆朗朗的讀書聲。

朱標從小就是被名師教導,最看重這些聖人學說,滿意的點頭笑道,“我兒聰慧,讀書用心,當賞!”

“炆兒整整背了一天呢!”呂氏笑道,“晚上就巴巴的跑到殿下面前顯擺來,他還說,日後要背給陛下和皇后娘娘聽呢!”

“嗯,你讀書好,你皇祖父也是高興的!”朱標似乎有些倦了,隨口說道。

“炆兒這幾日也總是吵著要見皇上!”呂氏輕輕的幫朱標揉著肩膀,笑道,“殿下這幾日要是有空,帶他去皇上皇后面前轉轉。”說著,看看朱標的臉色,“別看咱們炆兒小,可最知道孝順了,知道皇上皇后喜歡兒孫讀書,小小年紀整日書不離手,那些教書的大學士都讚不絕口呢!都說這麼小的孩子,就這麼知道上進,真是了不得!”

她長長的說了一番,卻見朱標似乎若有所思。

“你這麼一說,孤想起來了!”朱標開口道,“英哥兒的病也好了,也該去讀書了!”說著,微微沉吟,“只是,這老師用誰好呢?他是皇太孫,選用的老師要格外慎重,不但才學要好,更重要的是品行!”

呂氏,幫朱標揉肩的手,突然一頓。

“英兒哥要是病好了,不如接回東宮來住!”呂氏又開口道,“臣妾這個做母妃的,這些年也沒盡什麼心,弄得那孩子,跟臣妾都有些生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