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一笑,“皇爺爺您胎教,孫兒幫您擦!”

老爺子笑著翹起腳來,看看邊上的樸國昌,開口道,“你看,這就是生兒育女的好處,有人孝順有人伺候咱!”說著,又是一笑,“咱和你說這些幹啥,你個卵子都沒有的閹貨!”

樸國昌也不說話,就是點頭傻樂。

~~~

休息一晚之後,繼續上路。

爺孫倆的微服私訪很是寧靜,莫說沒有像那些演繹話本中,遇到什麼不平之事,就連攔路的地痞無賴都沒見到一個,寧靜到甚是無聊。

但這種無聊,也讓朱雄英對大明,對天下有了另一層的感悟。

馬車車窗外,冬日的田地中依舊有農人忙碌。路過的村莊,沒有萬家燈火,卻有陣陣炊煙。

寧靜到無聊的環境之下,是一片安然祥和。

想想,我們這個國家,似乎和大海一樣。

有著大海一樣超凡的淨化能力,更有著大海一樣能夠創造新生的神力。

無論這個國家遭受了多麼大的苦難,無論遇到了多少天災人禍。

可只要國家一統,政通人和,給與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

那麼整個國家,整個天下就會馬上變得生機勃勃,欣欣向榮起來。

寧靜也是一種偉大,祥和更是一種光榮。

又過了數日,爺倆的車架進入淮西境內。老爺子的話開始變得更多了許多起來,沿路之中,老爺子不住的講著當年在淮西的舊事。

某某城寨有什麼作用,哪座城池易守難攻,哪條道可以抄近路,說起來如數家珍。

這裡,不但是朱家的故鄉,更是老爺子發跡的地方。

此時,車架在通往滁州的官道上,緩緩行駛。

老爺子在車窗中對外頭的李景隆招手,“過來!”

“老爺子有何吩咐?”李景隆忙跑過來低聲道。

“這!!”老爺子一指那滁州的城牆,“當年就是你爹來尋咱的地方!”

李景隆抬頭看去,瞬間紅了眼眶,聲音都哽咽了,“父親常跟沉說當年的事,他說那時候他還小,一見您就哭得不撒手!”

不得不說,李景隆這變臉的功夫呀,真是讓人敬佩。

朱雄英在旁邊看著,李景隆的臉上從笑變成哽咽,從高興變成悲切,渾然天成沒有一絲痕跡。

“是呀!”老爺子嘆息一聲,“你爺爺帶著你爹,一路上靠著三個餅子,跟著災民找到了咱。見舅如見娘呀,一見咱就拉著咱的袖子,哭著喊舅舅,說像娘!”

“咱當時鐵打的漢子,也忍不住跟著落淚!”

老爺子又道,“哎,一晃都這麼多年過去了,想想好像就在眼前似的!”

李景隆不說話,吧嗒吧嗒掉眼淚,好似當年受苦的是他。

“等到了鳳陽祖陵,你也去磕頭!”老爺子又對李景隆說道,“畢竟,你身上也留著咱朱家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