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 火力碾壓(二合一章節)(第1/4頁)
章節報錯
樺木城北面有著黑江天險,是黑江下游的軍事重鎮,更是宋軍進駐冀州的「橋樑」,若是宋軍想依靠陸軍進攻冀州,就必須佔下樺木城,後續的兵馬才能源源不斷的湧入冀州。
若不然就只能依靠水路,渡江進入冀州了,不過這樣的話,只要冀州在岸邊守著,佈下弓箭手,宋軍就別想下船登岸,所以樺木城是兵家必爭之地。
吩咐好馬元儀後,章角又對部下下令:「宋軍來勢兇猛,雖主帥不是鎮南王,可卻是鎮守虎牢關十幾年的長公主,她征戰多年,鮮有敗仗,戰場經驗比鎮南王還要豐富,不容小覷。
我軍還應分守角山、金山、銃山,一旦元儀佔下樺木城後,宋軍來攻,我們也可成犄角相援,尋機而動。」
樺木城北面有黑江天險,南岸有著名的樺木三山,這三山臨水而負,地勢非常險要,特別適合固守待援,且能在宋軍進攻樺木城時,義軍側面進攻宋軍。
這三山,章角讓自己的主力大將去。
...
而這樣的地方,從小就對軍事特別敏感,且能征善戰的趙千伊如何不知,她出征討伐前,就對冀州做好了工作。
所以出發後,當即命令皇甫昊帶領三萬先鋒軍,以賀輕舟副將,輕騎快速奔向樺木城。
趙千伊也沒有全依靠皇甫昊,還有自己的後手,此刻她正接受到了從江南運送過來的數百艘大大小小的戰船,命人將紅夷大炮安裝在那些大船上去。
一旦皇甫昊沒有佔下樺木城。
那麼他們便直接渡黑江,強勢登陸冀州。
...
皇甫昊還是慢了一步。
他畢竟是從京師來的,直線距離都沒有冀州到樺木城快,等皇甫昊離樺木城還有幾十裡地時,就與鎮守樺木城的廂軍潰兵相遇了,得知樺木城已經丟了,皇甫昊嘆了口氣。
不過樺木城戰略意義太重要了,皇甫昊當晚還是組織了一次強攻。
三萬輕騎出發,火光照亮了整個樺木城郊。
一架架臨時組建的雲梯搭在城牆上,城頭箭如雨下,皇甫昊手下的先鋒軍高舉著盾牌,佝僂著身子,像一串串螞蟻似的沿著雲梯攀附而上,後邊,一隊隊弓箭手竭力地和城牆上的黃巾軍對射著,盡全力掩護著他們攻城。
這時候,正規軍和雜牌軍的對比就體現出來了,黃巾軍弓箭手所射的弓箭,大部分都破不了禁軍的防,而禁軍的弓箭,卻能將黃巾賊軍的身體都給射穿了。
就在宋軍要登上城牆的時候。
皇甫昊收到親兵來報:「我軍兩翼受到了蟻賊的進攻,蟻賊來勢洶洶。」
皇甫昊當即明白,肯定是從樺木城南岸的三山來的,看來對方早就準備好了,就等著他們了。
可惜了,他們是輕騎而來,並沒有攜帶攻城的重器械,若是有十幾門紅夷大炮在,他們完全可以強攻下樺木城。
但現在,只能撤了。
好在皇甫昊沒有三萬禁軍全都壓上去攻城,還留下了一萬進行掩護,眼見是攻不了,只能掩護著後撤了。
初戰告捷。
訊息傳到章角大帳,黃巾軍士氣大增,有一些渠帥有了輕視宋軍的意思。
「皇甫昊也不過如此,初戰便被我義軍擊退。」
但章角卻不以為然。
早不知道,駐守樺木城的黃巾兵,可是十倍於對方,就這樣,還差點被對方攻上了城頭,若不是他們提前有了防備,說不定此時樺木城此時已被宋軍所佔了。
更何況據探查,這只是宋軍的先鋒軍而已,還是輕裝而行。
不過局勢對他們是有利的。
如今他們佔據了
樺木城,就佔有先手,不用擔心宋軍大規模的進攻冀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