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攻城適用於臨近河流的城池,堵塞河道引水淹城,令守城方不攻自潰。

在以往的歷史上也有很多經典的案例,而且這些案例,大多數都成功了。

因為大多數城牆不像邊防重鎮,不是由石頭堆砌而成,而是夯土版築的,因此一旦水泡久了,就會坍塌。

秦陽縣雖然也算是重鎮,但並沒有全採用石頭堆砌而成,因此面對水攻也是毫無辦法。

趙絳之所以猶豫不決,是因為對想佔據道德高地,收買天下民心,從而征服全國的他來說,水淹攻城會給他帶來難以預料的名譽損害。

而眾諸侯看到趙絳遲疑,自然也是明白他心中的考量,於是又說了起來:

“秦陽縣城高兵堅,如今又有朝廷援軍支援,而我盟軍多次受挫,損兵折將,士氣低迷想要強攻,除了造成更大的損失外,別無他法。

而圍困,則可能拖到朝廷地方援軍的到來,因此,水淹攻城,是最有效,也是最簡便,並且能最大減少傷亡的辦法,還望盟主應允。”

眾諸侯顯然不可能讓趙絳獲得了戰果,又得了民心,讓他一方獨大的。

自然不能讓他名聲好。

在南陽郡的時候,底下兵士欺辱民眾,實際上眾諸侯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預設允許的。

要不然,一個個怎麼都是地方霸主,怎麼可能約束不了手下。

趙絳陷入了糾結,他哪不知道水淹攻城這個計謀是最有效的,但這無疑是把他架到火架上烤。

而且他還沒辦法把這個鍋讓別人背,畢竟他是盟主。

歃血為盟的那天,可都是說好了,一切軍事行動,聽從他的號令。

這可是發了公告,全軍皆知的。

若是沒有他的允許,底下的人敢去做這種水淹全城的事嗎。

“讓本王想想。”趙絳還是沒有下定決心,打算深思熟慮後再做打算。

不過眾諸侯卻沒有放過。

虎臨太守道:“還望盟主以大事為重。”

“還望盟主早做打算。”

“盟主,我覺得兩位太守言之有理。”就連趙奇也是說道。

這樣,就可以避免和陳墨正面交鋒了。

結束商議後,眾諸侯已經安排人下去開採堵塞河道用的巨石了。

他們相信趙絳會用這個計謀的,得提前準備好。

...

另一邊。

高正帶著一隊人馬,已經到達了海清湖,按照陳墨的吩咐,運走了這段時間製作出來的火罐炸彈和高爆雷。

不過時間緊,這些天製作出來的火罐炸彈和高爆雷,加起來都不超過三十,高爆雷甚至只有五顆。

高正沒有多餘的時間等他們再製作了,帶著這些製作好的,便是第一時間往回趕。

...

敵軍沒有動靜,陳墨也樂得清閒,按照他的猜測,盟軍九十萬人,幾次折損下來,應該不足五十萬了。

而自己這邊,加上巒山縣、塔鎮的守軍,朝廷到來的援軍,還有近四萬的黃巾軍,以及協防的民眾,湊個十五萬人馬,還是可以的。

雖然這十五萬人馬中,真正能發揮戰力的,只有一半但也能對敵軍的主力,發起一次正面的衝鋒了。

而且敵軍肯定是要分出人馬,去駐守巒山縣和塔鎮的。

所以他們真正要面對的敵軍人馬,應該不足四十萬。

不過沒有奇招的話,勝的機率不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