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 五英進關中(第2/3頁)
章節報錯
“劉備若來,我該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算是問對人了。
楊秋,李堪對望了一眼,都沒有吭聲。他倆和馬超一樣,都是莽夫,甚至腦子還不如馬超靈光,想讓他倆給馬超出主意,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其實,馬超也知道,但凡自己身邊有一個謀士,也不至於大小事都束手無策,只能憑藉武力解決。
但是現在情況就是這樣,他確實一個謀士都沒有,也招攬不到謀士,而且據他所知、呂布、劉備,也都沒有謀士。
謀士這種人才本身就對天下局勢具有很敏銳的判斷力,當他認為一個諸侯沒什麼前途的時候,哪怕你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都不會來投靠你。甚至,你連把刀架在他脖子上的機會都沒有――他會趕在你動手之前,腳底抹油走人。
所以,馬超手底下就是一群莽漢,他們也不懂治理民生,更不懂什麼合縱連橫,每天就是去遛遛馬,打打獵,喝喝酒。雖然名義上投靠了朝廷,實際上心裡根本沒把朝廷當回事,只要有外人或者外來的軍隊踏入關中,就會立即挑起他們敏感的神經。
正如南匈奴右賢王於夫羅現在的舉動讓馬超非常惱火那樣,更令他惱火的是,劉備要來了。
一個馬謖加一個於夫羅已經很難對付了,三家勢力現在每天都在戰爭邊緣瘋狂試探。如果劉備這時候來了,那豈不是要直接打起來?
馬超覺得自己並不是個好鬥的人。
可總有人來挑戰他的底線。
生氣!
馬超又拍了一下桉幾,“於夫羅欺我太甚!劉備之事先不管,你們覺得我應該怎麼對付於夫羅?”
這個問題倒是很好回答,楊秋和李堪對望一眼,立即給出了一致的提議。
“孟起,既然於夫羅這般不知好歹,不如直接出兵把南匈奴人的老窩端了吧!只要我們動手夠快,那馬謖就來不及阻止!”
“沒錯!匈奴人喜好居住在野外,並不居於城中,若是我們突然起兵,於夫羅一定沒有防備,肯定是擋不住我們衝一下子的!”
這個提議的可行性非常之高。
兵者,詭道也,沒有人規定同屬朝廷就不可以相互攻擊。
況且,天下這麼亂,許昌的朝廷或許會關心司隸校尉蔡邕的安危,絕對不會關心南匈奴的死活。
理雖如此,馬超卻有些遲疑。
於夫羅麾下有兩萬騎兵,戰鬥力並不差西涼鐵騎多少,如果於夫羅有所準備的話,五萬西涼鐵騎此去,必將面臨一場血戰。如果兩家因此兩敗俱傷,卻是馬超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孟起,打吧?!正好籍此給那劉備一個下馬威,好叫他知道我西涼軍的威名。”
“孟起,此戰若是成功,關中就是我們說了算;若是失敗,也不過是三足鼎立而已。此時如果不攻打於夫羅,等到劉備到來後與其交手,我們的處境就不妙了!我可是聽說,那劉備在公孫瓚麾下能征善戰,屢立戰功,手下更是有兩員勐將,一名關羽,紅臉長鬚,使一柄丈八冷豔鋸,有萬夫不當之勇;一名張飛,使一柄丈八蛇矛,有萬夫不當之勇,可謂勁敵啊!”
馬超點點頭,捏著下巴道:“只是,我恐於夫羅有所防備啊!”
“若是於夫羅有所防備,此去必不能全功,不能全功...則戰事必遷延日月,遷延日月...則我軍糧草難頂啊!”
到底是這間房子裡腦袋瓜最聰明的人,馬超這頓分析可算合情合理,直指問題的核心――因為他們不善於治理地方,西涼軍的糧草一直都不多,僅僅是勉強夠用而已。
楊秋和李堪撓著頭,一時也找不到什麼反駁的話來。
“何況,那馬謖在渭水兩岸都設定了烽火臺...若是我們不能速勝,馬謖很可能會幫助於夫羅來對付我...果真如此,我們就要腹背受敵了!”
馬超說著,緩緩站起身來,在房間裡踱著步。若是他的智商再高一些,就會明白,馬謖怎麼也不可能幫著匈奴人對付以羌人為主的西涼鐵騎;他的兩個部將若是有一個智商高點,都會告訴他與其擔憂馬謖幫助於夫羅,倒不如擔憂馬謖坐山觀虎鬥,從中漁利。但很可惜,楊秋和李堪的智商比他還低,根本想不到這一茬。
歷史上,楊秋和李堪的命運也是非常坎坷,尤以後者下場悽慘。李堪在東漢獻帝興平年間起兵作亂,有部眾數千人。建安二年,因為咸陽蕭條,李堪帶領部眾屯兵長安,居住在董卓之前建造的塢堡中,以酸棗梨為食,挖舊墳取掉死人衣物穿,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悽慘,連叫花子都不如。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李堪從合馬超、韓遂等共十部勢力起兵反抗曹操。九月,曹操於渭南發動大決戰,大破十部聯軍,李堪戰死。